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网上私人照竟变成“露骨婚恋照” 背后利益链遭曝光

2018-05-29 09:01:13  北青网    参与评论()人

防范难、发现难、维权难,“三难”如何破解?

近年来,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打击侵犯个人隐私方面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完善,社交网络平台也对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给出了用户投诉渠道。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个人照片被倒卖的行为,受害者依旧普遍面临防范难、发现难、维权难或成本高这“三难”问题。

在微博、微信、豆瓣等社交网络上,反映遭遇照片被盗取的网友不在少数,但成功维权的却不多。前述案例中辽宁刘同学就透露,自己也曾尝试联系对方沟通删除,但是没有得到回复。刘同学数,她下载了这个软件想要找对方,但是对方半个多月都没有上线,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刘同学说,自己发布在QQ空间的照片,并没有设置访问权限或者密码,自己也不知道照片是何时、被何人盗取的。照片被盗之后,自己也没有想到找该交友平台维权,“不知道如何维权”。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邢鑫指出,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高发、屡禁不绝,甚至出现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同时也滋生了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下游犯罪。法律意识淡薄、违法成本低是主要原因。在当前“流量为王”的网络大数据时代,数据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直接转化为实际利益,这是产业链产生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其次是违法犯罪成本低以及“法不责众”的思想作祟。由于对该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在技术、调查取证等环节和因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违法犯罪分子心存侥幸心理。

邢鑫律师建议,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等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公民也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行业自律和技术防控的力度。其次,重点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渠道,督促电商平台、即时通讯平台、社交网络平台等信息服务商以及拥有承载公民个人信息重要信息系统的各部门、各行业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大自查自纠力度,对自身系统和第三方应用进行全面排查,坚决堵塞漏洞,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对销售、传播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网店、网络账号、通讯联络号码等继续加大整治力度,依法予以关停、关闭。最后,公民自身也要切实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侵害造成损失。

(责任编辑:孙鑫鑫 CN071)
关键词:照片侵权诈骗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