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华西村改革掘金记:从穷怕了到“天下第一”(图)(3)

华西村改革掘金记:从穷怕了到“天下第一”(图)(3)
2018-05-02 06:55:14 中国青年网

五金厂的工作时间很长,每天早七晚七,最晚做到过夜里11点。“大家都没有基础,就是能吃苦、慢慢学,动作就越来越快。”赵荷芬说。

日后的事实,证明了当年冒险的价值——小五金厂的产品销路很好,华西村的第一桶金由此而来。

1976年时,包括小五金厂在内,华西村工副业产值已达28.2万元,占村集体全年总收入54.4%。

华西村改革掘金记:从穷怕了到“天下第一”(图)

4月19日,华西村毛纺厂,工人正在做工。纺织业是华西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华西村”商标被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

集体道路,“一村两制”

1978年12月,在农村迈出第一步的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风潮席卷全国,大批村庄开始“分田到户”。

风向骤变之下,敢于冒险的华西村,却在改革的潮流中停住了脚步。

当时,吴仁宝表示,华西村集体已经家大业大,只能统,不适合分。他抓住中央文件中“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精神,反复向村民解释。

凭借特殊年代攒下的威信,吴仁宝带领华西村守住了集体经济道路。不过,为了尊重个别村民的意愿,他留了一个口子。

上世纪80年代末,华西村出台了“一村两制”政策,即每户村民可以自主选择从事集体经济或个体经济。

据吴协恩回忆,改革开放之初,华西村选择个体经济的只有几户人家,发展至今也不超过十户,“个体搞得不好,风险比较大,压力更大。”

附近陆桥镇青年杨永昌是曾经的个体户。1997年,他在华西村创办了金属软管厂,一年盈利一百多万。但5年后,他想稳定一点,不希望独自承担亏损的风险,把净资产186万元的企业以16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华西村,完成了个体到集体的转变。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