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被指婚礼“强吻”儿媳 涉事公公:系表演,只碰到脸

2018-02-28 05:11:0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新京报:如何看待当地“闹新娘”?

卞先生:“闹新娘”在我们这里很普遍。表面上象征性的背呀、抱呀、搂呀都有,习俗就是这样,但不能闹得出格。

■ 追访

当地婚礼“闹公公”普遍 公序良俗是底线

乐声响起,头戴乌纱帽、肩扛钉耙的新任公公,在众人哄笑声中,背起儿媳妇绕场一周。“途中”不时有参加婚礼的亲朋,将凳子横放制造“路障”。公公将背上的儿媳放下,在“抱过去”的起哄声中,将儿媳以“公主抱”的姿势跨过。

这是江苏盐城一带婚礼上常见的一幕。环节的流程和道具大同小异,往往公公与儿媳产生肢体接触时,现场气氛最为高涨。

新京报记者昨日咨询盐城市内4家婚庆公司,对方均表示,婚礼上“闹公公”现象在当地非常普遍。公司提供道具和建议,以烘托现场气氛为目的,流程需经主家同意后才可实施。

盐城本地民俗专家何玲珑介绍,“闹婚”民俗广泛存在于江苏里下河水乡地区。这指的是江苏中部淮河以南、通扬运河以北、京杭大运河以东、串场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横跨淮安、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大部分地区。

“这次视频发生的地区,宗族势力很强。”何玲珑表示,旧时这里家族中的家长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另一家族的女儿嫁过去后,往往会通过在婚礼上“闹一闹”,借以“打掉公公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性”。

因此,在旧时往往是娘家人主动提出“闹公公”,其目的是“让女儿嫁过去后好相处”。而河东地区成陆时间较晚,居民多为南通沿海的启东、海门一带移民,宗族势力较弱,“闹公公”现象就相对少见。

何玲珑介绍,在盐城民间,“闹公公”的流程,娘家和婆家事先会有严格约定。一般来说,底线就是“不违背公序良俗”。

“农村的风气比城市更盛行。”据何玲珑观察,近年来“闹公公”的激烈程度越来越弱,花样则越来越多,“但无论怎么闹,天理人伦是不能罔顾的。”

在何玲珑看来,民俗根植于一个地区的文化、经济背景。在婚礼这种哄闹现场,加之酒精作用,极有可能出现失控现象,“这一点是一定要避免。”

新京报记者 赵凯迪 王煜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