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由我国海军参与制作的国产大片《红海行动》正式上映,不仅赚得了良好的口碑,更令观众大呼过瘾。这部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而成的影片,生动刻画了我国海军陆战队“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在索马里海域解救人质、赴非洲国家执行撤侨任务以及从恐怖分子手中夺回核材料的故事。影片从各个角度充分展现出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也彰显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事实上也是一种对自身海洋权益维护能力的体现。
《红海行动》海报
长期以来,我国都有一种浓郁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大陆情结。殊不知我国的版图并非像一只“雄鸡”,而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我国南海恰恰就是火炬的“手柄”。除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外,我国还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和长达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所谓的“海洋大国”,翻开它的近代史却不难发现,列强对中国的绝大部分入侵恰恰也是来自海上,一部中国近代史正是中国的“失海史”。原因正是近代以来海权意识的丧失。我国要重新走向大洋,就必须增强海洋力量,努力提升全民的海权意识。
2500多年前,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就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一切。”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与生活条件,更关系着民族的发展、国家的未来。所谓海权,就是指拥有对海洋的控制权和利用权。1890年,美国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马汉提出“海权论”,旨在通过控制海上运输通道、海洋航运、海洋资源等进而掌握海权,为美国经济发展和控制世界不断攫取利益与能量。正是在“海权论”的指导下,美国逐步从一个封闭偏远的内陆型国家走向大洋、走向了世界。可见,海权有,则国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