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老人寻子半个世纪终团聚:他不回家,我不敢死!

2018-02-09 19:30:5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成都2月7日电(记者吴光于)找到三儿子!50年来,四川泸县方洞镇的艾秀平每天都想这件事。不忙的时候,她就坐在堂屋的竹椅上,痴痴地向门外张望。

1月21日,在四川泸县方洞镇,86岁的艾秀平坐在堂屋的竹椅上,痴痴地向门外张望,等待儿子回家。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丢了自己的孩子

时光倒流到50年前。

1968年9月18日下午2点,四川内江壕子口火车站。

带孩子走完亲戚的艾秀平一手提着行李,一手抱着9个月大的老三,身后跟着老二,准备赶火车回泸县。一个衣衫破旧的小姑娘一直热情地跟在旁边,不时出手帮忙。

后来老二要上厕所,小姑娘就提出主动帮着抱老三。

“我担心厕所里又挤又臭,就交给她了。中途出来看过一次,人还在。于是第二次进去,等再出来,人就不见了……”

这段往事,艾秀平这辈子已经讲过无数次,讲一次,哭一次。

那一天,她双腿发软,喊哑了嗓子,哭得几乎晕厥,直到天黑也不见小女孩把儿子抱回来。

把老二送回泸县后,她又和丈夫、哥哥赶回内江继续寻找,贴寻人启事、到车站蹲守、四处打听……

“每天每夜地想,每天每夜地哭……”

用尽了一切能想的办法,丝毫没有音讯。

2014年,84岁的老伴带着永远的遗憾离开了人世。艾秀平的身体也每况愈下。

“他不回家,我不敢死。”她曾这样对儿女们说。

“听说公安可以‘比血认亲’,电视上那么多丢了的都找回来了,万一三叔也在找我们呢?”2017年7月,大孙女曾淑秀陪着大病未愈的奶奶,去泸县公安局采集了血样。

“找孩子的人”

1月21日,在四川泸县方洞镇,86岁的艾秀平坐在堂屋的竹椅上,痴痴地向门外张望,等待儿子回家。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距艾秀平家约70公里的内江市,81岁的父亲黄贤忠也在苦苦寻找丢失的孩子。

1971年9月的一天,黄贤忠的母亲带着3个月大的孙子在家门口晒太阳。婴儿有些感冒,老人准备进屋拿药,一个小姑娘自告奋勇提出帮忙。等老母亲出来,孩子已经被抱走了。

全家找遍了路口、车站,都没有踪影。

当过兵的黄贤忠再也绷不住了,站在街头,哭得撕心裂肺。

江津、永川、资中……他到处寻找。后来,人们不知道这个失魂落魄的男人的名字,只管他叫“找孩子的人”。

“我能感觉到他,肯定还在。他头上有个胎记,今年应该47了。能有他的消息,我这辈子就知足了。”老人再次痛哭起来。

1月21日,在四川泸县方洞镇,母亲艾秀平为儿子杨荣戴围巾。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