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第三方支付监管存漏洞 变脸成诈骗“洗钱池”

2018-01-23 04:05:4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刁松林表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犯罪分子作案所需的银行卡数量都将大大减少,不仅可以节省购买银行卡的犯罪成本,而且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查询、反馈周期长的现实问题,迟滞公安机关的侦查步伐,降低犯罪风险,导致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犯罪分子的得力工具。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银行不断强化对个人账户实名制的管控,申请非实名银行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人申请多张银行卡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申请多数不需要实名认证,仅通过邮箱就可以轻松开通,而且一人可申请多个账号,这些便利性和隐蔽性吸引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将其作为资金转移的工具。

“我要是干这行,没人能查到”

“我要是干这行,绝对没人能查到。”一些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的话道出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漏洞和追查难度。

多地警方表示,在调查涉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诈骗案时主要面临几个问题。一是查询手续繁琐,各地配合协调能力不足。当前,警方没有调取证据的统一手续格式,都是当地网警部门或者各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自己规定查询手续。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例,均需要刑侦部门先向本级网警部门发起查询请求,再由网警转发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属地网警部门,然后转发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查询结果反馈后再层层流转到刑侦部门。

二是查询要求苛刻。由于每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后台建设问题,前往查询需要提供银行卡号和订单号等,无法直接通过转入银行卡卡号进行查询,影响查询效率。

三是反馈周期长,严重阻碍侦查破案效率。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一般查询均需要三日以上,而就新型犯罪转账的时间都是以秒、分来计算,几万元的资金10分钟之内、几百万元最多一个小时就转完了。这种效率难以适应打击和追赃的实际工作。

四是注册信息不实,交易管理混乱,刷卡交易记录和流水查询困难。警方在侦查办案中发现,大量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号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买卖,第三方支付账号往往冒用身份信息就可以申请办理,在注册账户时未做到实名制,相关注册信息、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营业执照等信息没有做到核查义务,导致侦查中资金流中断、线索灭失。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