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致敬!84岁浙大老教授站立3小时上完“最后一课”

2017-12-13 14:14:30  浙江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蒋克铸上世纪50年代从他的母校——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了十余年,随后在水电部第十二工程局富春江指挥部工作了十年后,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调入浙大。从教学到实践再到教学,他深知高等院校“设计学教育”中的实践缺陷。他认为设计的目的就是落地为生产实践。

在最后一课上,他每讲一个案例就要向学生们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了不止十次。

他讲了一段关于理论和实践的亲身经历,“我在水电部第十二工程局富春江指挥部工作期间,参加了阿尔巴尼亚支援修建工程。当时要测算一个宝塔弹簧的用料,同行的其他高校的工程师用微积分公式怎么都算不出来。一个钳工师傅说,用牛毛毡剪一剪、卷一卷不就算出来了?后来工程师们发现,是推导公式中出现了误差导致得不出结果,不过最后还是算出来了,和用牛毛毡的方法‘卷’出来的结果很相近。虽然最后这个复杂的公式还是留存了下来,但对设计思维来说,墨守成规、纸上谈兵是最要不得的。”这段回忆,让蒋克铸沙哑的声音中带着笑意。

他为这一天的课,足足准备了两周。

所谓“教授”,“教”时要“授”,示范最关键

原定的上课时间,是下午一点半到三点半,但由于讲课内容丰富,课程延长到了四点半。

蒋克铸为这次课共准备了四个部分:设计思维的工程范例、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模式、设计思维的理论和设计教育的补缺环节。

由于对工程实例的展开很细致,他做了很多备课外的引申,所以只讲完了第一部分。蒋克铸为此挺不好意思的,临下课,向同学们保证将余下的内容整理成文档发给大家。

蒋克铸年轻时是体操和跳水运动员,在运动中半月板撕裂,多年来膝盖不便。在讲课现场,大家四次请他坐下讲课,但他总是摆摆手,一直坚持站着讲了三小时。

他认为站着上课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只有站着上课才能示范和演练。老师在写题和画板书的时候,学生同时在动脑。所谓‘教授’,‘教’时要‘授’,示范是最关键的,不然与网络授课又有什么区别呢?”

蒋克铸习惯板书,虽然因为年龄大了,抬手画图时胳膊明显的难以伸展,但他仍然不会简化任何一个细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