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钓鱼台银杏大道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长达500米的银杏树林大部分已变黄,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明亮的黄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拍照。
在男女老少的摄影爱好者中,有一位老人特别引人注意:他戴着鸭舌帽,坐在一张小折叠椅上,旁边停着一辆买菜用的小拉杆车,手中拿着一个奇特的机器,在游客的拥簇中免费给别人拍照。
摄/法制晚报 记者 杨小嘉
这个机器其实是一台自制的相机,机身用贝蒂斯橄榄油的铁罐子做外壳,镜头部位则是君山银针茶叶罐,连接处用的门窗合页,快门拔杆装在了底部。老人为了方便观看,还加了折射镜,以便像能翻转的相机显示屏一样,可以以垂直于相机的角度观看。此外,还有长焦镜头可以更换,相机使用外接电源接线充电。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用手掂量了一下相机的重量,大约一斤左右,比起专业的相机要轻很多,但是成像效果并不差,色彩饱和度很高,拍出来的银杏颜色比游客手中的手机拍的要好。这台相机是老大爷历时三年,几经失败研究出来的。
老大爷姓王,今年81岁,1953年来的北京。他之前从事通信类工作,与摄影并无关系,而且年轻时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去拍照。后来退休了闲来无事,想着在家里做点东西消磨时间。
于是,他根据过去大学教过的相机成影原理,再加上了解到的数码相机技术,自己买些了相关的书籍研究,做成了这台相机。一开始相机做得很简单,效果也不好,后来慢慢调整提高到现在这个相机的程度,期间也失败了多次才成功。
摄/法制晚报 记者 杨小嘉
王大爷说,相机制作成功后,一个照相机厂的人找过来,说想把他们工程师都叫过来,让老人给上课。但老人因为精力不足,拒绝了。还有人劝他把这个相机申请专利,但是申请专利的手续比较复杂,要准备很多资料,王大爷觉得没有时间来也没有精力来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