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常纪文: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2017-09-22 07:38:0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5年,也是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的5年。今后,我国既要完成2020年的绿色发展目标,也要为2020年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改革的举措和成效进行总结与梳理,进一步形成今后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定力。

在理念培育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及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文明发展观为各方广为接受,高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正在成为各界的自觉实践,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在主体架构方面,通过改革有序地发挥了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地方人大、地方政协、司法机关、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环境共治的格局正在形成,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

在区域发展方面,通过改革统筹和优化了区域的发展资源。上游与下游间的生态补偿以及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正在全面建立,区域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开始发挥效应。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水权交易、用能权交易正在进行,污水和垃圾处理的第三方治理市场持续火爆,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奠定了市场基础。城市垃圾分类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稳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农村污水治理在一些省域取得突破,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社会文明意识和文明水平进入新阶段。通过区域一盘棋的绿色发展改革,整体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

在有效监管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区域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既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又预防和控制了区域环境风险。通过省以下环境保护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与惩罚造假,维护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初步形成了以环境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大气环境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模式的转型,有力地提高了环境质量。通过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保证了地方环境保护审批和环境保护考核的真实性,维护了环境保护考核和生态文明评价考核的严肃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政绩观。通过省以下环境保护垂直监管,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市县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和环境保护专项督查,有力地打击了环境保护形式主义。而这些,是以前都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

相关报道:

    关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