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985、211成历史, 双一流名单公布

2017-09-21 15:17:0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1日讯 (记者 佘颖)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北大、清华、人大等42所大学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名录,北京交通大学、外交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95所大学的部分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录。在全国2800多所高校中,入选高校只占极小部分。

  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实施多年的“985”、“211”淡化。此后,双一流名单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

  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该负责人表示,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据了解,进入双一流名单的高校今后将按照“同等重视、同等建设、同等评价”的原则管理,建设方案同等要求,政策经费等都同等覆盖;按照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标准评估考核,一个尺子一个标准。

  该负责人强调,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相关报道:

    关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