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人民日报发文缅怀张玉华老将军:向着意义的灯塔起航

2017-09-18 07:31:4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诗人说,“我看着一个人,看着一种命运,这个人和他的命运让我深深地爱”。有一种人生,的确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101岁开国少将张玉华离世,人们记住了他在“9·3”阅兵时标准的军礼,更感念于他用自己的一生,矗立起的那座精神灯塔。

“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可捐献有移植价值的生理器官”“凡是公家的一律如数退还”……早在2001年,老将军就写好了两页纸的“后事留言”,直白朴素却字字可为世范。有人总结老将军的一生,除了舍身忘死浴血奋战,爱党信党的忠诚、勤俭乐观的生活、博施济众的捐赠,都令人动容。 这是一幅画像,人们从中看到了朝圣者的灵魂,听到了如此坚定的告诫:以身许国的奋斗更精彩,以心许民的人生更高贵。

一个人的价值,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源于内心深处的选择,也源于人生历练的滋养。老将军说,“我有三个妈妈,生我的母亲,养育我的人民,培养我的党。”从母亲那里得到生命,从人民那里收获成长,从党那里厚植信仰,他坚守初心的一生,对于我们来说,正可为精神的灯塔。当我们感叹精神空虚、方向迷失之时,当我们为诱惑所扰、为利益所乱时,想想该坚信什么、坚守什么,该拒绝什么、防范什么,才能回答好关于人生意义的命题。

感谢张玉华老将军一样的先锋楷模们,他们为这个时代矗立起精神丰碑,为这个社会夯实了价值地基。 不由得想起了老将军甘祖昌和老阿姨龚全珍,他们一直为家乡默默地做“一点点事”,“在世一天,就要为党员争光”;又想起塞罕坝林场11年坚守望火楼的夫妻,当问及“条件这么苦,为啥还要在这里”,他们只是说“总要有人干”。就是这样简单而朴素的想法,没有求名逐利、更多恬淡心安,却更好地诠释了何为伟大、何为光荣:那不只是曾经的惊天动地,而且还在于每一天的初心不变。

前不久,陪朋友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走到“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展示墙前,看着科学家们的头像和名字,朋友不由地念了出来,说“很多人都不认识,也没听过”。是的,23位元勋科学家,人们知道钱学森、邓稼先和朱光亚,却未必听说过钱骥、姚桐斌和彭桓武等。时至今日,重新翻开他们的每一页人生,细细品读上面的每个字、每个选择、每个瞬间,肃然起敬的同时,更为感喟他们超越了一己小我的人生。从张玉华到这些元勋科学家,他们的名字里有着人生的答案,他们的行动中标注着价值的坐标,他们的灵魂中刻写着精神的高程。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