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车行贵州省大方县西南部的对江镇大山村,满目苍翠,松涛阵阵。
“这都是刘老书记的功劳。不是他带领我们植树造林,哪有今天的好生态。”望着无尽的林海,大山村党支部书记姜武说,当地百姓在享受生态红利时,始终没有忘记当初的领头人——刘安国。
刘安国,1932年出生于大方县对江镇大山村罗家寨组,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33岁的刘安国根据组织安排,到大方县马场区(1991年改为马场镇)任区长。
当时的马场,由于大跃进时期大规模毁林开荒,森林成片被毁,致使洪灾肆虐,土地日益贫瘠,群众广种薄收,青黄不接。
报到次日,刘安国就扑到了田间地头了解情况,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画满了各种只有自己能看得懂的符号,上面记的全是他对当地建设的设想。
治水必先治山,治山必须种树。刘安国明白,“只有让树木山上扎根,泥沙才不会乱跑,好土良田才保得住”。先做样板,再有辐射,刘安国把目标瞄准了马场区公所背后的毛栗坡,想在这里建一片示范林。
听说要在毛栗坡造林,时任马场区委书记的刘世晶连连摆手说:“从我当大队书记时就在上面种树,这么多年过去了,哪里有一颗活着的树苗?”
搭档不认可,群众也不支持,他们都认为刘安国是异想天开。但这些都没让刘安国泄气,他反复与刘世晶沟通,给群众讲道理,“毛栗坡虽然地皮薄,但只要肯下功夫,方法得当,树苗就一定能成活。同时,毛栗坡地处马场的核心地带,弄好了,对全区的造林绿化工作将起到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最终,在刘安国的坚持下,全区干部职工进军毛栗坡,先开荒、后砌坎,顺坡随形,平成梯土,水流不走,天旱不着,树苗成活率得到保障。
看着刘安国的方法靠谱,原本观望的群众觉得有希望,纷纷抢种,在次年春节前就完成了树苗种植任务。毛栗坡造林的成功,让各地看到了信心。到1984年刘安国从马场区委书记的岗位上离开时,已带领群众先后建成10多个林场和茶场,总面积超过两万亩,曾经的荒山披上了绿装。
1981年的时候,刘安国回大山村探亲时看到因大规模毁林留下的光秃秃荒山,心里很不是滋味。经年累月的雨水冲刷,使得山上的泥土流失殆尽,难找到一根像样的树木。山坡也被洪水撕裂成一条条深沟,地里的石头越来越高,庄稼越长越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