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福建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清新福建”成为最亮丽名片

2017-09-04 06:50:4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以“机制活”为牵引,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福建作为首个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肩负着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探索路径的重要使命。为此,福建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下功夫,进一步摸清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改革突破口,切实发挥好试点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

首先,创新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率先建立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省委书记、省长与九市一区党政“一把手”签订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并配套出台责任书考核指标。其次,创新环境管理体制,在全省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生态红线,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办法。

此外,福建还高度重视环保市场化机制建设,推进排污权交易,交易总额达3.83亿元,其中二级市场交易额占71.76%,走在全国前列;建成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系统,已有2277家参评;在泉州、三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意见》。

以改革树牢绿色理念,用行动推动绿色发展,让产业结构升级、污染能耗降级

近年来,为推动绿色发展,福建出台了全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强化源头管控,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把产业政策关、消耗关、环保关,实行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同时,着重抓项目促治理,加大环保重点领域投资力度,推进重点流域环境整治、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等环境治理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环境治理。

福建把绿色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环保电价、等量淘汰等政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各项任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强生态创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厦门、泉州获国家生态市命名,福州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永泰县、东山县等27个县获国家生态县命名,创建工作位居全国前列。

着力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持续放大“生态美”福建发展优势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福建推进造纸、印染等10大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持续整治矿山采选行业;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制定《福建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以及专项整治方案;制定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建立小流域有专人负责、有检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的“四有”机制;建立全省小流域监测体系,2016年新增监测点位636个,列入省级考核的44条小流域已有18条水质得到提升,其中15条消灭劣Ⅴ类水体。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