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 将人才分档定奖励和补贴办法

2017-09-03 08:50:5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所谓的“可以落户又有补贴”,是指南京今年户籍制度和人才政策上的新动作。

南京于2017年2月正式实施积分落户政策,按照积分政策有十一类人可以直接落户。这十一类人涵盖了“千人计划”专家、博士后、海归等高学历人才,也包括大学生村官、军队干部,以及有职业技能的工匠型人才。

在户籍政策实施两个多月后的4月24日,南京市政府印发执行了《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下称《安居办法》),用以鼓励相应人才在南京就业和创业。按照《安居办法》,人才被分为ABCDEF六类,对应不同的人群,在住房方面由市政府给予实物配置或租赁补贴形式的优惠。

刘晓这样的全日制硕士学位获得者在整个《安居办法》中属于F类,F类人才在毕业两年内可以领取一定的住房补贴。但不管是人才落户政策,还是F类人才补贴的领取,都有附加条件,比如“毕业2年内在我市纳税的各类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就业且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

不过,刘晓现在就职的单位总部位于北京,虽然在南京工作,但不在南京纳税,因而无法在南京落户,也无法领取住房补贴。“当初以为有补贴就没有租房的压力了,没有对政策详细了解。”刘晓说,她被告知就业单位不符合要求,这才意识到政策在操作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门槛的。

与刘晓一起合租的室友去年本科毕业于安徽省内高校,其工作单位是一家创业公司,恰好在南京注册,也在南京纳税,于是她顺利拿到了南京市政府的租赁补贴,每个月600块。按照规定,高校毕业生只要在毕业两年内申请,申请之后可以连续领取24个月的租赁补贴。

相对南京来说,江苏省其他二三线城市的落户政策则宽松很多。在距离南京不到两百公里的无锡,也即将在2017年9月实施户籍新规。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落户,只要满足在本地缴纳社保和持有《江苏省居住证》即可在无锡落户。

8月28日,江苏省政府又对外公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意见》,其中规定,鼓励地方政府创新人才政策,使引进人才的实际收入“等于其工资薪金的税前收入”——换句话说,免除创新类人才的个人所得税。

从全国来看,2016年底至今,有多达14个二线省会城市提出针对人才的放宽落户和补贴政策,这些城市公布的文件里都不约而同有几个关键词:户口、房子、财税减免或补贴。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