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媒体:在海底捞公关面前“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

2017-08-30 10:21:4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回溯过往,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能恰恰是注意力的虎头蛇尾。后续整改比当下的公关更可贵。在公关面前就失之“心软”,可能也会在“地沟油”面前失去立场。

  图/视觉中国

海底捞事件 应成全社会改进后厨卫生契机

有一流的后厨,才有一流的餐饮企业。比起贴心的服务,更要有贴身的安全;比起敞亮的厅堂,更要有经得起检验的后厨。应该说,并不是每一次危机都能成功闯关,在食品安全面前,也从来没有一家“大而不能倒”的企业。穿越舆情风波,也只有彻底整改和再造后厨,才能重拾消费者信任。一个经得起检验的后厨,是一家餐饮企业的良心,这应该成为一种共识。

当然,舆情反转背后的普遍情绪也值得重视。“四个月才拍到老鼠已经很是良心”,公众与其说是借“释然”的感慨调侃,不如说是用“无奈”的情绪鞭策:提升餐饮行业卫生状况,并不是哪一家的事,而应成为一次集体行动。海底捞事件,应该成为全社会改进后厨卫生、提升食品安全的一次契机,推动舌尖上的安全有更强有力的保证。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之山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