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追记朱英国院士:像候鸟一样追逐水稻良种春天

2017-08-18 07:43:4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白天在田里劳作,收工后自己捡柴做饭。禾苗的天敌是田鼠,为了保护禾苗,他们把铺盖搬到田埂上,每天晚上拉电网、撒鼠药、放夹子,彻夜与田鼠激战……一个春天,这样的日子有两个月;一年中,这样的日子就有6个月。

身体所受的苦是其次,最苦的是对种子的担心。1975年4月中旬,海南岛气候反常,稻子晚熟。为赶上湖北的育种期,朱英国他们收下稻种,来不及晒干,就匆忙启程。但是,仓促间忘了带《病虫害检疫证》,湛江站禁止他们通行。

稻种已发热,如再耽搁半天,几年的心血就将付之东流。又累又饿又急又气之下,朱英国竟昏倒过去。此情此景,令车站负责人大为感动,破例放行。

如今的武汉大学,早已有了温室实验室,但朱英国仍始终过着“水稻候鸟”的生活。今年4月中旬,78岁的朱英国院士还像往年一样,在鄂州基地播种结束后,又不辞劳苦地奔赴海南基地开展研究工作。4月份的海南,气温已有30摄氏度,朱英国戴着草帽、顶着烈日,站在实验田里。当看到大面积水稻丰收在望的景象时,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开心地像个孩子。

“生活苦没事,精神不能垮”

博士生肖海军是朱英国生前带的最后一批学生。他说,导师有两件事放不下:水稻事业和科研团队。

认识朱英国的人,都说他平易近人。他选择弟子没有条条框框,只要学生有求学的诚意、能吃苦,他就一心一意带在身边培养。

1975年,在湖北省沔阳县杂交水稻的培训中,朱英国发现当时不到20岁,连初中都没毕业的杨代常非常执著地钻研技术,很有一股子拼劲,是个难得的好苗子。1985年,武汉大学招收首届插班生,在朱英国的帮助和鼓励下,杨代常考入武大,此后他又成为朱英国的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毕业后杨代常在美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学习工作,成为美国加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实验室主任。

2005年,朱英国的一个电话让杨代常决定放弃美国安逸的生活,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我深知,我要回去,要用我学到的知识去回报我的祖国,回报我的老师,尤其是要回报朱老师这么多年对我的培养。”杨代常说。

杨代常回国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重大项目。他办公室的大演示板上经常会留下诸多实验数据,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然后回到办公室,继续与研究团队做技术研讨。这样的习惯正是朱英国在他成长之路上留下的深刻烙印之一。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