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追记朱英国院士:像候鸟一样追逐水稻良种春天

2017-08-18 07:43:4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朱英国认为,“水稻是一个喜温作物,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才能生长,在湖北一年只能种一季,可能10年才能出一个品种,利用海南岛的特殊气候,可能三五年就能出一个品种,大大节约了科研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朱英国和同事终于利用红芒野生稻与莲塘早杂交,培育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型”不育系。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几十年来,“红莲”家族中多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红莲优6”“珞优8号”“珞优10号”陆续诞生。如今,“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推广种植面积已累计超过1亿亩。

朱英国一直强调,水稻是中国的原始创新,创新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于‘红莲型’杂交稻来说,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

在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朱英国提出从农家品种中发现新的不育种质资源的设想。1984年3月份,经过大海捞针式的筛选,农家品种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被发现。经过3年反复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它就是“马协A”。“马协A”的问世,拓宽了当时杂交育种的理论视野。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在杂交稻领域,朱英国团队的“红莲型”与袁隆平院士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美称。

追逐水稻良种春天

从大别山出发,在珞珈山求学,到五指山育种。朱国英的一生就像“候鸟”一样,追逐着水稻良种的春天。

1973年,湖北省成立了水稻三系协作组,朱英国被任命为组长。才30多岁的朱英国,成为湖北省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领军人物。由于杂交品种越来越多,每年要南下南繁基地四五次,做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实验。秋风乍起,朱英国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他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春天,他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一年又一年,朱英国马不停蹄地追逐田野的春天。朱英国曾笑称,“我是只‘水稻候鸟’,一年过三个春天,一年可以干两年、三年的事”。

追逐春天的脚步,听起来充满“诗意与远方”,但团队成员却深知其苦:毒辣的太阳烤着后背,汗水沾满了脸,朱英国和助手们蹲在稻丛间,小心翼翼把住穗头,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每个细节都是一丝不苟,直到又饿又乏才收工。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