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管清友:人口红利和寻租已消失 金融王气黯然收

2017-07-25 13:09:0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从个人角度来讲,两个最重要的定调为“服务实体经济”以及“防控金融风险”,这两个定调实际上决定了今后若干年金融的监管政策、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微观主体的选择。

这两个关键词不同以往,把金融行业放在服务的位置,同时也注意到了这些年来积累的风险。

而“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扩大金融改革开放”,“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些都在预期之内。

至于为什么这样定调,实际上还是着眼于过去几年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快速扩张而产生的一些问题、出现的新现象,是对过去几年金融工作的调整和纠偏。

本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影响分为两方面:一是整个金融行业高速扩张、金融体系膨胀的阶段可能告一段落;二是从宏观层面来看,以金融来牵引实体经济发展的模式基本结束了。这两种影响体现在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上,对金融机构的投融资以及个人的投资策略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金融体系膨胀阶段的结束意味着套利时代的结束,同时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宏观管理政策、金融行业发展政策的新阶段。

当前金融形势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高杠杆”,无论是M2/GDP比例,还是非金融企业的债务等都是比较高的。而且近几年,债务问题虽然通过债务置换、债转股等方式去化解,但债务并没有消失,只是债务的期限拉长,还本付息的压力对微观主体来讲依然存在。

按照我们目前维持经济增长的情况,无论是从债务弹性还是M2/GDP比例来看,我们维持一个单位的GDP增长所需要的债务越来越多,居高不下。经济学家测算过,按照目前还本付息的压力以及目前维持6.5%底线以上增长的基本做法,中国的债务问题可能愈演愈烈,甚至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或者个人面临着所谓的高债务问题。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和居民)里,政府债务在过去几年从“四万亿”之后到地方投融资平台、城投公司、后来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我们通过财政部第13号文件来规范这个事情,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剥离与城投公司的关系,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

但地方政府仍然有融资需求,后来用PPP等手段其实是给地方政府新的融资手段,尽管我们讲PPP这种模式可以改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确立新的政府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但在地方政府那里PPP基本上就是融资手段,而且现在PPP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债务问题。

1234...全文 7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