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90年代的上海夜场:一些大老板因买花败光家业

2017-07-02 04:52:30    新闻晨报  参与评论()人

《情人的眼泪》、《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把根留住》、《忘情水》都是陆唯的拿手曲目,这些歌也主要是“慢三”拍的,适合演艺歌厅或是舞厅那种轻松暧昧的气氛。

“伊拉进来的消费的人都是做生意的,有做水产生意的,也有做建材、五金的,样样有。伊拉讲,不要看白天一股腥气味道,夜里厢衣裳一调一弄,大哥大一拎,整个世界都是他的啊最潇洒嘞。”陆唯说。

这些捧场的老板们其实是歌厅真正的主角,点谁唱歌,唱什么歌,都是用钞票说了算的。

“伊么带了两三个小兄弟,一道来,听好歌以后,叫歌手过来坐坐。有呃辰光还会叫歌手一道去吃夜宵去。歌手基本上都会去的,实际上也无奈,没办法,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去的话,他第二天就不来捧你场,就捧另外一位,这很现实的,没办法。”陆唯说。

吃夜宵也是当时夜生活的一个经典项目,虹口区的乍浦路,黄浦区的黄河路,还有淮海路一带,夜市面兴旺得很。我们的受访者杨卫国回忆说,“实际上90年代的辰光就什么东西都有了,鼻蚌咯,龙虾咯,海鲜的种类和今天没啥区别的。但是老早的价格比今朝还要贵。”

当时上海的夜场,最低消费是20元一个茶位,而当时的人均月收入在200元左右。点一首歌则至少是100元,当然也有老板愿意给更多的小费,几百上千都有。通常演艺歌厅算是比较高档的消费场所,少有不文明的现象,不会唱到一半一打啤酒送上来叫歌手喝完,台下头也还不兴陪酒什么的。

杨卫国生于1956年,90年代初他在水仙洗衣机厂做销售经理,那是工厂效益最好的时候,南来北往的经销商到上海来,不免会有许多应酬招待,杨卫国那时候也见过不少世面。

他记得上海最早的卡拉OK是从日本引进的“雷达”,很小的一台设备,没有电视机。杨卫国在淮海路的一个地下室里唱过,那里不像歌厅一样富丽堂皇的,也没有后来量贩式的包厢,就是很简单的一个舞台,有曲目,可以点歌,一首歌10块钱。趣味和今天的完全不同。

杨卫国也去过演艺歌厅,他记得,“去一趟没有一千块钱出不来,那个辰光一千块不是现在好比的。阿拉虹口区四平路的‘台湾人’,那个辰光闹猛呀,老板去嘛要排场咯,也要捧场,一百块、两百块。叫我讲起来,这种模式属于上档次的生活,比较的就是谁更有腔调。”

一个花篮100块,送一个也就送了。演艺歌厅的常客大多是开厂的,开饭店的,炒股的,还有外商,以及各色有头有脸的人物。

“现在讲起来,一些大老板一下子就因为送花把自己的事业败掉了。有的人完全就是要面子,或者说是有瘾头了,每天都要去歌厅,去了就买花,那个时候没刷卡的,全是带现金的,最起码一万块,屁股后头一塞,塞好了,带两三个小兄弟就一道去了,买到最后甚至连出门打的钱也用光了。”陆唯回忆说。

周立波过去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及过他曾在夜场一掷千金的故事,90年代是风起云涌的时候。弄潮儿们坐在沙发柔软的靠背上,几杯老酒下肚,歌声款款佳人在侧,难免会有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感觉,也许那些一掷千金的朋友们并不敢相信,有一个更好的时代,还在后面。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