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时间社论|巴铁背后的“伪爱国”不应再有
——本文约1623字,阅读需3分钟
据《新京报》报道,昨日下午,北戴河区拆除“巴铁”试验线,将在月底前拆除这段总长300余米的铁轨,恢复道路正常通行。而曾经风光一时的“巴铁”将被挪至附近一停车场,等待下一步处理。
此前的报道中称,“巴铁”是一种新型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曾被认为有可能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去年7月底,国内首条“巴铁”试验线在北戴河建成,8月初,“巴铁”1号试验车开始启动综合试验,但其可行性遭到质疑,随后多家媒体曝光“巴铁”背后存在非法集资行为。
如果单纯从一项发明的层面看,巴铁其实谈不上什么高科技产品,某种程度上说更像是一种对城市交通设施的重新设计。按照其发明人宋有洲的设想,是通过在巴铁下方留出其他车辆通行空间的方式,提升道路的有效利用。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项发明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需要城市交通设施整体与之配搭,包括道路宽度、高架桥高度甚至公共交通工具的大小,那么这个发明能否落到实处就成了关键问题,从而跳脱出单纯的技术讨论。
而在北戴河进行的这次“巴铁”实验,虽然从技术落实到现实,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搭配的问题,同时由于其背后资金来源问题,成了一个融资立项的事件。而有媒体爆出虚假融资、诈称PPP政府项目等问题,直接动摇了这次融资立项的可信度。
有趣的是,在巴铁实验推出后,许多网民和部分媒体既不讨论技术问题、也不关心融资问题,倒是突然借着“巴铁”打起了“爱国牌”,说“中国制造震惊世界”、“中国制造惊艳亮相”。
如果仅仅如此也无可厚非,毕竟当初有些人看不出这个项目成败如何也是可能的,甚至直到现在我们都不能说这个项目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这种“爱国逻辑”下,部分网民对质疑、批评巴铁项目的意见扣上了“不爱国”的帽子。
于是在有些人的逻辑里,支不支持巴铁,成了你爱不爱国的一个标准;反过来,爱国则成为很多人为巴铁辩护的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