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专家:恢复高考40年最大社会意义是抵制"走后门"(3)

2017-06-04 19:32:33  中国之声    参与评论()人

“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已经40年。从1977年高考录取率不足4%,到现在50%左右,这样的变化也使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要反思,高考改革该怎样适应时代发展?我建议高考恢复全国统一命题,并取消加分。调查研究数据证明,这样做会更有利于考生们公平竞争,更有利于防止权力寻租或腐败。”

高考改革应取消加分,恢复全国统一命题

近年来,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尽管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高校特别是重点院校中的农村生源比例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学生为何难上好大学?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学生?对此,李强说,在现实环境下,农村孩子唯一能拼的只有高考成绩。因此,他建议高考改革应取消加分,恢复全国统一命题。

李强:在全社会诚信道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分猫儿腻太多。应该把高考加分都取消,让所有学生公平竞争。因为调查研究数据证明,这样做会更有利于考生们公平竞争,更有利于防止权力寻租或腐败。考察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制度设计的核心理念都是公平竞争。在任何制度下,差异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国家首先要在制度设计上做到公平公正。

对此,清华大学经济社会数据中心进行了一个调查数据。针对全国高校学生的基础信息,比如入学分数、家庭情况等,通过计算一个叫“优比”的指标,测量出了不同家庭背景的人上大学的概率。结果发现,如果不算高考加分等因素,农民的孩子总体竞争力还可以。但如果把加分等因素算进去,各类管理者家庭的孩子和私营企业主家庭的孩子的优比,要远远高于农民的孩子。如果再把自主招生的因素加进去,农民孩子的优比指标得分更是会出现骤降。

李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三个词让我印象深刻: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如果高考用同一张卷子,大家都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也都遵守同样的规则,那么考上好大学就完全要凭真本事了。美国公平竞争环境相对不错,SAT、托福等考试都是全国统一命题,但结果仍然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上名校的概率更大。这不是因为权力寻租或者腐败,而是富裕家庭孩子所能享受到的教育条件更优越。

关键词:高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