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专家:恢复高考40年最大社会意义是抵制"走后门"(2)

2017-06-04 19:32:33  中国之声    参与评论()人

《我的1977》这本书,记录了陈建功、周国平、等近二十位在77、78级参加高考的文化精英撰写的回忆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他(她)们1977年高考的个人入学经历,见证了那个年代的历史。书中有这样一段:

早年在四川下乡的薛道华,所在公社1976年获得两个推荐上大学的指标,一个给了他,另一个给了某休养院副院长的孩子。实际录取时,薛道华上大学的名额被休养院另一副院长的子女顶替,他被安排到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结果当时县文教局局长的女儿也要上学,又把薛道华挤到了“中师”——温江地区师范学校。开学时,薛道华抱怨了一句:“我填写的大学录取表,怎么会录取到中师?我有点想不通。”第二天,他的中师录取通知书也被收走了。

高考恢复,给了大家公平起点

1977年,在邓小平的决策下,停滞十年的高考终于恢复。

这年的冬天,500多万年龄介于18-30岁的青年从农村、工厂、牧区、学校和机关,涌向考场。1978年7月,又有600多万人参加高考。这其中,就有李强。恢复高考,重新告诉人们,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李强:恢复高考前,全社会当时都处于一种阶级斗争的状态,人才怎么培养呢?整个社会非常迷茫。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年轻人没有目标。我是77年底从黑龙江下乡回到北京,因为没有关系,就在家里等着街道办给分配工作。我是78年初才知道恢复高考,特别激动,终于有了人生的目标。当年7月就参加了高考,考入了人民大学。恢复高考,实际上给社会树立一个目标,告诉大家,考试制度是一个公正选拔人才的机制。因为在此之前通行的原则是"唯成分论",红五类、黑五类,个人的前途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取决于你的父母、你的家庭背景。一个"不良"的家庭出身,就要注定你一生坎坷的命运。恢复高考,用"分数论"打破了"成分论"。因为它至少给大家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

1977年12月11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精神抖擞迈入考场

李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如果不用分数去衡量,就会有无数的办法找关系“走后门”,使得无法公平公正选拔人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考抵制了人情社会,学生凭自己的奋斗变成最重要的。不管你是否出生于穷乡僻壤,是否有社会地位,只要考分高了,就会被录取。到现在为止,尽管我们提出说高考有很多的缺点,没有办法综合性考察人才,但是它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公平公正。就是,全体中国人在考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个公正的理念,对中国社会意义特别大。

关键词:高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