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充电宝、雨伞、篮球共享 “花式共享”经济来了?(3)

2017-05-23 08:16:05  大河网    参与评论()人

众议

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安全与资源浪费问题值得关注

虽然资本涌入共享经济领域,但也有投资人认为,随着共享经济热度攀升,“伪需求”“伪共享”让市场“虚火旺盛”。比如,不少网友在微博吐槽,共享充电宝使用频率并不高,而且借和还都不太方便,只是现阶段资本“跟风”一哄而上,市场需求被迅速放大。

业内人士表示,在资本热捧下,先拼密度、拼规模,抢占线下网点,入驻各大城市商圈,部分新出现的共享形态尚无清晰的盈利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共享经济在安全性、资源浪费等问题上也频遭质疑。一方面,公众担心这些“共享事物”被不法分子植入病毒等获取个人信息,通过手机扫码造成数据泄露;另一方面,雨伞、充电宝等物品损坏率较高,容易造成大量破损物品堆积,产生资源浪费。

此外,社会信用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相对滞后,掣肘共享经济的发展。“目前,共享经济仍以商业信用为主,权威性、完整性不足,信用判断还比较单一;且线上线下信用信息脱节割裂,很多线上信用信息到了线下没有制约力,实用性大打折扣。”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未来若能提高政府权威主导信用的参与度,盘活政府数据,才能更好地支撑共享经济创新。

“共享经济不是万能钥匙。”曹磊说,到底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共享?共享是否真的有价值?物品拥有权和使用权是否可以进行切割?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界定和把握。

(责任编辑:曲格林 CN064)
关键词:充电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