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揭秘110:从不拒接 有独居老人来电数百个找人说话(1)

2017-01-11 09:28:43  上海观察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揭秘110:不拒接任何电话,有独居老人来电数百个找人说话)

这条24小时在线、遇紧急情况迅速处警的电话,从不屏蔽和拒接任何一个来电:接起之前,你永远不知道电话那端是真正的危险,还是一次恶搞。

如果说中国人最为熟悉的电话号码,应该是——110,没有之一。紧要关头,这个号码是要救命的。

在上海,110的日呼入量逐年攀升,从1993年的821次增至目前的3.8万次,在夏季呼入高峰日呼入量超过了4万次。上海市公安局昨天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上海110报警服务台共接到市民群众报警1397万余起,其中处警486万余起,占报警总量的34.8%。

这样的数字差,在全国各地的110报警电话中大同小异。

记者曾独家走进上海110接警平台,直接这一24小时不眠不休的电话背后,究竟在如何运转。

每天接450余次电话,每次耗时约90秒

“你好,工号XXX号,请讲。”

走进上海市公安局110接警平台,简单直接的开场白声音此起彼伏。上海市公安局110报警平台隶属于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24小时受理市民紧急报警与求助。负责接听、处理110报警电话的全部是公安文职人员,目前这支队伍共有400人,平均年龄29岁。

这里共有三个接警室,根据每天不同时段呼入量的高低开启40至80个接警坐席,遇到雨雪、冰冻、台风等恶劣天气时,三个接警室将开启120余个接警坐席。

头戴耳机、麦克风的接警员面前,摆着两个电脑显示屏,一台不断显示更新报警信息,不断将接到的报警情况分发至相关单位;另一台则显示包括高架道路、地铁站、标志建筑等信息在内的电子地图,方便接线员快速确定报警人位置。

每个座位下方,专门设计了一个放水杯的卡口,接线员被规定只能用小口杯:“这里的地板下都是管线,得防止水杯打倒。”不过即使已到午餐时间,大部分接线员杯子里的水仍是满的——这还是“不太忙”的时候。

在这里,就连吃饭也必须分批,从11点15分吃到1点之后。遇上恶劣天气呼入量大增,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每个接警员每天平均要接450余次电话,每次接警处理时间平均90秒——用“打仗”来形容这里的工作状态并不夸张。

如果说日常工作是“阵地战”的话,一些紧急个案更像“遭遇战”——电话那头,也许牵连着生与死。

曾经有一名女子拨打110要求警方帮她寻找男朋友,“如果你们不帮我,我就从18楼跳下去!”当时的接警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男士,他语气平静地与女子聊天:“你今年多大啦?老家在哪儿啊?工作了吗?你告诉我你男朋友的情况,不然我们怎么帮你?”

循循善诱之下,女子透露了自己的信息。

接警员背后的接警平台已经忙成一片——上报指挥中心,请属地公安分局查询信息,但消息传来——男友根本不在上海。

当天的值班长刘园接手电话:“你至少要告诉我们你现在的位置,不然找到你男朋友我们把他带到哪儿呢?”

短暂沉默,女子透露了自己所在地。这时距女子呼入电话已过去45分钟。待命的公安消防部门一获得消息,立即赶到事发大楼准备救援。

发现楼下有动静,女子又激动了。刘园协调民警和消防人员先撤到外围,继续通过电话劝说女子。最终,女子同意救援人员入场,并愿意和现场民警展开对话。在长达两小时通话之后,女子终于被救下楼。

“这个过程中我们电话根本不能断,只能一直跟她对话,稳定她的情绪。”刘园说,这种无法见面的沟通,往往对接警员的法律知识、沟通能力、心理学常识乃至情绪控制都有着高要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