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电视台举办纪录片《解放—人民的选择》座谈会(3)

2016-07-02 11:00:03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尤其值得一提,项目组与美国圣智学术机构旗下的盖尔出版社达成了战略合作,从多达40000页的美国解密档案子集《中国内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中,精挑细选并援引大量第三方原文档案,如《美军观察组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报告》、《宋美龄与马歇尔会谈实录》、美国披露并点评的《国民政府五年计划》等等,为主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当时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说,国际社会在意识形态上是有差别和对抗的,但各方对当时的中国都有清醒的认识:国民党政权尽失民心,而共产党得到了中国各阶层人民的衷心拥护。

北京市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刘岳认为《解放人民的选择》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资料挖得深。从史学研究上讲,资料是基础、前提。该片文字档案力透纸背,影像资料弥足珍贵,口述采访印证丰富;二是故事讲得活。如老百姓将‘人民救星’的字匾送给毛泽东的故事,占领延安的胡宗南设立了所谓的‘国军为人民服务处’,企图通过发放物资、金钱获取民心,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些故事讲活了、用准了,自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道理说得透。该片通过真实的影像,形象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北京市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刘岳

《解放人民的选择》项目组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达成合作,甄选出近100分钟从未或绝少播映过的历史胶片,其中很多是国民党政府的制片厂摄制的,比如《国民党六全大会》、《蒋介石60寿辰》、《中美商约签订》、《攻占延安时期的国军为人民服务处》等等。

而通过这些真实的影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期以来被三座大山压迫和奴役的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终于在自己的选择中解放了自己的命运,获得了首先作为人,进而作为国家主人的尊严。

《档案》栏目制片人、《解放人民的选择》总导演黄炜表示:“在8个月的创作过程中,为了发掘第一手资料,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但这些都是北京卫视人的常态,谈辛苦是没出息的。与其历数困难,不如学习毛泽东的诗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不仅是《解放人民的选择》第一集的标题,也是《解放人民的选择》项目组最大发的收获。它使我们这支年轻的团队,能够站在巨人肩膀上懂得很多成长很多。”

《解放》制片人黄炜

大写实与小写意呈现升级:全面实景拍摄重返历史现场

通过之前历次重大题材项目的历练,《解放人民的选择》项目组此次全面走出了摄影棚,实现了自《档案》栏目成立以来,首次全面实地实景拍摄。

《解放人民的选择》项目组跨越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0多个县乡村镇,辗转10万公里,完成48处实地外拍讲述,引领观众重返历史现场,足迹走遍江河山川、沙漠雪原。

从大雪压境的黑龙江到赤日炎炎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从革命旧址陕北米脂县杨家沟的黄土高原到云南西双版纳的澜沧江边……该片通过重返历史现场的创新呈现,打破了观众和历史的距离感,营造了身临其境、感同深受的“代入感”。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对《解放人民的选择》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一点它有鲜明时代感的历史视角。我们一直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反过来没有人民也没有共产党;第二点它是一部有鲜明北京风格的主旋律纪录片。《档案》的风格是用事实和细节说话,改变了过去“画配话”那种自我封闭的纪录片话语体系,实现了有效的到达和引领;第三点《档案》的电视传播方式是值得探索的。专题片和日常栏目的结合,既有稳定的创作队伍,又有平时积累的稳定受众,非常符合传播的规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