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江苏遭龙卷风村庄自救遇难题:只有老弱妇孺(3)

2016-06-26 05:00:07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新京报记者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亲身经历过一次龙卷风预警和应急“实战”。

2010年7月,在美国宾州著名的长木公园里,间或下着阵雨。下午两点左右,整个公园拉响了警报,广播里通知着“龙卷风预警”。无论是室外的花园里,还是玻璃房和花棚里,都响起了撤离通知。

公园里的管理人员分头沿着既定路线敦促和带领民众集中到一座看起来很坚固的大楼里,并且进入到楼底深处的大堂中。

待了两个小时之后,预警解除。人们回到室外的时候已经是风和日丽。很远的小路上偶然看到几根打折的树枝掉落在路中心。

长木公园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看来只是很小的龙卷风。但是因为宾州龙卷风很多,为了以防万一,所以只要有风灾发生的可能,我们都要做好安全防护的万全之策。

在美国,龙卷风预警比较常见,疏散和应急避险也已经成为惯例,这也已经形成习惯和规范,他们并不会嫌麻烦。

在我国,目前相对于监测龙卷风所需要的网络密度,多普勒雷达站还比较稀疏。因此,智协飞建议,在龙卷风和其他强对流天气多发地区,气象部门需要建设更为密集的监测网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缪启龙则认为,龙卷风多发地区应该提高建筑物的建筑标准,即使龙卷风发生,也不至于房屋倒塌;其次,尽管难以精确预测,但是龙卷风多发生在雷暴天气时。因此在雷暴发生时,人们要注意躲避到坚固的建筑物里去,或远离雷暴区域,避免造成伤亡。

2015年底的巴黎气候大会进行时,中科院的专家组在“中国角”边会的压轴场上给人们带来了不太乐观的消息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特别严重的地区,平均气温的上升是全球平均温度的两倍。在中国,极端的天气正在增多,而如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从容应对越来越常见的“百年一遇”,或许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新京报记者 刘伊曼 谷岳飞 江苏盐城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