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江苏遭龙卷风村庄自救遇难题:只有老弱妇孺(2)

2016-06-26 05:00:07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在救灾现场,阜宁县应急办一位姓吴的干部告诉记者,3年前阜宁县另一个地方也发生过龙卷风,但比这次小多了。

近几年,阜宁县的救灾应急系统和预案一直在完善。像这一次,灾害发生之后的当天下午,县里就紧急调集了600多人开始抢险救灾。但不少村民认为,他们对于这样的灾难完全很陌生,没有过应急和避险的任何训练。

“地方的气象站虽然没有精准预报龙卷风,但是已经预测到雷暴和强对流天气,并发出了明传电报。”国家气象局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龙卷风属于局地特别小尺度的天气现象,很难精准预报,预警的准确程度依赖于气象观测站建设的密度。

他认为,像这类灾害预警的信息,应该以短信形式免费向所在地的手机用户发送。但预警最终能不能对防灾减灾起到作用,就是由信息的传播力度、政府的应急机制和反应速度决定的。

留守老人艰难自救

就算是对手机发预警短信,周其成也觉得没多大用。

他说,如今村子里的人多数为留守老人。他们一般用的“老人机”,平时都不看短信,就算是看到了,老人们也没有意识去别的地方,待在家里也是一样的结果。

几位从阜宁县、盐城市等地赶回老家参加抢险的年轻人说,这里的农村,平时就连有贼,老人们都不敢出来管,“很现实的边缘化”,就不要要求那么“高”,那么“现代化”了。

李纯文告诉记者,灾害发生后的第一现场往往需要人们自救。可是,村子里的年轻人基本都走完了,村干部的年龄几乎都在60岁以上,组织力量自救显得很困难。

一开始,乡镇干部分散开来逐户排查、帮忙,把一些独居老人接到中心小学的安置点,至少别再淋着雨。到了当天晚上和第二天,各方面的救援力量才相继赶来。

“年轻一些的人也都在城里买了房子定居,不会住在乡下。”51岁的周平指着在残垣断壁里搬东西的几个中年妇女说,“她们也都是今天才从城里赶回来帮忙的。”

从23日傍晚开始,盐城和周边县市就赶来了穿着不同制服的解放军和武警消防士兵,开始清理还能用的财产,抢救还没被淋坏的粮食,排险和清障。因为灾难,原本清冷的乡村里变得热闹非凡。

“你看到的这些年轻人,基本都是外地赶回来的,或者就是志愿者。”李纯文说,有些受伤的老人都和子女失联了,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子女的电话,平时拿着电话都是等着子女给他们打,受伤了送医院,电话也都没带。

极端天气增多将成新课题

江苏是中国强龙卷风发生次数最多的省份。主要原因是由于苏北地区地势低洼平坦、江河湖泊水网交织,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大气易积聚不稳定能量,有利于龙卷风生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大气科学学报》执行主编智协飞告诉记者,江苏盐城这次龙卷风强度大,龙卷风和冰雹同时出现为江苏历史上罕见。它同时也是江苏迄今为止最严重的龙卷风灾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缪启龙认为,龙卷风通常形成时间短,常是突发事件,经历时间短,常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空间范围小,地面水平宽度只有几米到几百米;影响长度只有几十米到一二十公里。即使用现代最先进的气象雷达,也很难捕捉到它即将发生前30分钟、10分钟的先兆,这也是天气预报的难题。

就算在美国,龙卷风的“预警”也并不等同能精确计算出其时间轨迹,而是一种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的举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