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名下有车却是贫困户 如何确保真贫户一个不落?

2017-05-30 08:45:14    中国纪检监察报  参与评论()人

近日,安徽省纪委通报了一起扶贫领域腐败典型问题。萧县龙城镇李台村扶贫专干刘步海对该村贫困户蒋某在萧县县城拥有房产,对村民刘某某、李某、许某某三人名下有机动车辆等情况毫不知情,因识别不精准、把关不严,刘步海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随着扶贫脱贫工作的深入,类似“开着宝马吃低保”的“假扶贫”问题被一一查处。脱贫攻坚首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这意味着贫困户识别环节必须一丝不苟。如果识别不精准,甚至借机优亲厚友、损公自肥,扶贫就会“偏离靶心”,让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户心寒,消减扶贫工作带给群众的获得感。

识贫“纸上谈兵”,导致扶贫“掺假注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户识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这一过程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公开通报的案例来看,一些党员干部责任心不强,作风不严不实,在贫困户精准识别、资金物资发放等环节不入户、不调查,识贫“纸上谈兵”,定贫“闭门造车”,导致应下发的扶贫款物没有惠及应帮扶的人群。在甘肃省漳县金钟镇尖子村党支部原书记包尕宝骗取扶贫羊一案中,负责验收的县扶贫办副主任移乾,只查阅了联户养殖协议,没有实地入户核实;负责报账工作的金钟镇政府工作人员夏智斌,在没有严格审核的情况下,将该项目报账资料送时任镇长汪肄签字后上报县扶贫办。审核形同虚设,为包尕宝侵占扶贫羊大开方便之门,贫困户最终“连根羊毛都没看到”。

有的党员干部懒政怠政,把扶贫补贴发放仅当作任务草率应付。落实精准识别程序打折扣、搞变通,说白了就是没把群众利益真正放在心上。陕西省长武县亭口镇山庄村党支部书记赵相会,在发放扶贫到户资金时,为图省事怕麻烦,将原本应该发放给贫困户的资金,平均发放给全村所有群众,赵相会因违规使用扶贫资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一句“怕麻烦”,扶贫资金就这样沦为村干部的顺水人情。

更恶劣的还有,一些干部在确定贫困户时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贫困户变成了“关系户”“人情户”;有的甚至以权谋私,明知自己不符合条件,却“近水楼台先得月”,虚报冒领扶贫资金。贵州省关岭县普利乡大地村党支部书记殷上元,明知自己及家人不符合贫困户条件,在上级要求组织摸底排查,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对象应全部退出时,仍未把自己及2个儿子从贫困户中退出。2016年8月,殷上元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