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全市5000信筒 邮寄信件中家书不到十分之一(1)

2017-01-25 03:10:40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见字如面。”又到了年根儿底下,多年前这个时候,远方的亲人捎来一封家书,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期盼,邮递员在这个时候也成了“最可爱的人”。时过境迁,在通信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写信的日子早已离我们远去。再过两天,手机会空前繁忙,拜年的信息、群里的红包,都会接踵而至。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有多久没从书信上读过节日问候了?记忆里让人倍感亲切的“邮政绿”信筒,是否早已让你视而不见了?

信筒·故事

开筒员:一早上只取回11封信

上周五,北京晨报记者骑着自行车,跟随东四邮局开筒员杨明轩去取信,老杨负责整个东四邮局片区,骑自行车一圈8公里多,分布有9个信筒。早上9点准时出发,从东四邮局往东顺着朝内大街不远,来到第一个信筒。老杨打开箱门,里面空空如也。关上箱门,他从自行车上取出掸子,上下左右把信筒擦拭了一遍。“甭管有信没信,我们要求逢筒必擦,做好保洁。”骑着自行车再来到朝内南小街,打开第二个信筒,仅一封信件孤零零地躺在偌大的信筒里。

9个信筒都开了一圈,用时大约一个半小时,老杨取回来11封信,其中有4封是明信片,其余都是发往单位的信函。将取回的信盖戳销票后再分类放好,等待中午投递;下午4点,再开第二遍信筒。

“最开始刚干开筒员的时候,信是真多!”2001年,老杨来到东四邮局当起了开筒员,那个时候东四邮局辖区共有21个信筒,早上8点半就得出去,经常在开了第二个信筒时,报兜子就装满了,不得不返回一趟把信送回邮局。“越是到年底,家书和明信片都多,最火的时候一开筒呼啦啦兜子就满了。”

老杨说,十几年来信件是每年都在减少,类别也在发生变化,最初大部分都是家书,后来商业函件和明信片增多,家书逐渐减少。2012年,随着中央“八项规定”严禁公款寄送贺年卡、明信片之后,开筒取出的信件更是“少得可怜”,自行车上的报兜子再也没有鼓鼓囊囊过。

王府井邮局的开筒员李鹏,干这行12年了,他还记得,“在业务量最多的时候,打开信筒,信件哗哗往下掉。”但最近几年,经常打开信筒没有信件,还总是发现有人拿信筒当垃圾筒,一打开信筒里面全是餐巾纸或者雪糕棒。

投递员:上世纪80年代“夹道欢迎”

朝阳区水碓子邮局主管投递工作的副局长宁建干了30多年的投递工作。1978年,高中毕业的宁建被招到朝阳邮局当投递员,负责安定门外到德胜门外的信件报纸投递。他还记得那个时候还是老式水泥浇注的圆形信筒。那个年代,因为通讯手段单一,来来往往的信笺几乎成了百姓和外界联络的主要工具,每天都得有二三百封信,再加上报纸,报兜子总是装得满满的。由于邮件量太大,开筒员每天要开三回。

从安外到德外,宁建每天给居住在这一片的居民送报纸信件,一干就是4年。那个时候,老百姓特别认可邮政投递员这份工作,一来邮政和铁路一样都是“铁饭碗”;二来邮递员来了,老百姓盼着的家书也到了,尤其是每年11月底至次年1月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书。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9点左右和下午四点来钟,宁建都会准时出现在胡同口,按例会“喊报、喊信”,比如“人民日报来啦!”这时候,家家户户的人都出来了,等在家门口翘首以盼,或者招呼他“有没有我家的信?”宁建每天也会受到两次“夹道欢迎”的待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