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1月9日新媒体专电 题:青海同德野生柽柳林面临被淹没,原址保护还是移植?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顾玲 李琳海
近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的一片野生柽柳林“有可能会因在建水电站蓄水而被移植”的消息,在网络、微博和微信圈里引发热议。
一边是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一边是拥有近百年数龄、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性研究上极具价值的野生古树,是原址保护还是移植?记者进行了调查。
修建水电站影响了“植物界的大熊猫”
2010年起,关于青海省修建羊曲水电站影响古树的报道,一直深受关注。记者了解到,这里的柽柳林正好处于在建中的黄河羊曲水电站库区,大坝落成后将被淹没。
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羊曲水电站规划淹没区及其周边共有柽柳林1178亩,其中淹没区770亩,非淹没区408亩。淹没区柽柳主要分布在同德县巴沟乡然果村,地径在30厘米以上的柽柳有666株。
记者从青海省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到,黄河羊曲水电站是黄河上游茨哈至羊曲河段最下游的一级电站。2002年11月,国家有关部门对茨哈至羊曲河段水电开发规划予以了批复,2009年3月同意对羊曲水电站开展前期工作。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虎介绍,2010年7月,他在当地考察时,发现同德县巴沟乡然果村及该村黄河对岸的兴海县上鹿圈村,共有660多棵甘蒙柽柳。他说:“生长在这里的甘蒙柽柳确实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甘蒙柽柳是我国现有的18种柽柳属植物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吴玉虎说,在海拔相对较高、气候环境相对恶劣的青海省,甘蒙柽柳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湟水流域。分布在同德县境内的柽柳林生长的地区海拔超过2700米,它也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柽柳的地方,这引起了吴玉虎的兴趣。
吴玉虎说,这片古柽树林除了树形奇特,还具备其他地区的甘蒙柽树不具备的特点。当时,他与编写《中国植物志》专门编写“柽柳科”的专家刘铭庭共同鉴定,确认这些树给柽柳科植物添了四个世界之最――海拔最高、植株最高、径围最粗、树龄最大。
吴玉虎说,柽柳是我国特有的植物,树径在30厘米以上的单株柽柳极为罕见。而这片林地中直径在100厘米左右的柽柳植株达到几十棵,有的树高超过16米。他说,“高、大、奇”只是古柽柳的外部特征,柽柳根系发达,是高原防风固沙的优良品种。从树龄来看,这些树还是记录气候变化的“活字典”,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性研究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堪称“植物界的大熊猫”,也是青海的名片。
网友“鸿舞碧云天”表示,以前这里的柽柳“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庐山真面目”才显露在世人面前,而修建电站又让这些“植物界的大熊猫”面临“生死考验”。
先期移植获存活,专家担心对柽柳造成不良影响
在网上,这片柽柳林的保护持续引发公众关注。对此,青海省政府相关部门表示,对于柽柳林的保护,他们先前已做了先导性移植试验,并且经过了专家论证,“态度是谨慎的”。在柽柳保护的全过程中,相关部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对有益保护、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予以吸纳。
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汤宛峰在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羊曲水电站项目依照规定程序已取得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批复、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批复、安全预评价备案、文物保护方案批复、压覆矿业批复等前期支持性文件,并按照水电站建设有关规范开展了建前工程。目前,项目业主正在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征求意见后的修改完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