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女儿众筹在地铁登反逼婚广告 母亲:小心被雷劈(图)(4)

2016-04-27 07:41:49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剩女这个词本身就很糟糕”

更让吴文生气的是,社会不仅对金钱单一崇拜,还对“剩女”污名化。

一幅流传甚广的“剩女”漫画中,一位女性望着生日蛋糕,上面插着“27”的蜡烛正在融化。那位女性戴着宽边眼镜显示受过良好的教育;她面部扭曲地站在后面,身上结着蜘蛛网,四周是凌乱飞舞的钢笔和笔记本;窗外的屋顶上积着厚厚的白雪,烟囱里冒出的烟雾形成一个“囧”字,形似苦瓜脸。

这位女性活像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里那位著名的老处女哈维辛小姐的年轻版,头顶上方的文字是:“我甚至觉得自己还没长大,可一不小心就成了‘剩女’。”

“‘剩女’本身是歧视性用语,社会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个用语的歧视性我觉得很糟糕。”媒体人萝贝贝说,她最近推送了一篇阅读量10万+的文章,题目叫《我为什么不爱看国产时装剧?因为再优秀的女主角都要被逼婚》。

“我希望社会拿掉有色眼镜。”她以娱乐圈为例,“单身女星如林心如、林志玲、舒淇等,会被媒体反复讨论是否结婚;身为黄金单身汉的男星就不会被关注这件事。”

47岁的王菲谈个恋爱就被批评,50岁的张曼玉说:“亚洲女人特别介意老这件事,但在法国就不会。”

“在匈牙利,只有12%的人选择结婚,所以结婚人群反倒是与众不同的。在北欧,单身都占人口的一半了,所以结婚的那一半是‘剩女’呢,还是未婚的一半是剩女呢?‘剩女’这个词本身就很糟糕。”李银河说。在北欧,婚姻状态甚至有同居一栏。同居并不受法律保护,可婚生子与非婚生子的权利一样。

但在遥远的亚洲,提出“反逼婚”3个字都是敏感的事情。米果此前为反逼婚广告设计的版本更为犀利:横眉冷对的蓝发姑娘胳膊高举过头顶,打了一个大×,上面写着4个大字:逼婚退散。T恤上的“逼婚”也被画了个红色的×。两旁写着“我的人生我做主,今年过节别逼婚”或是“尊重婚姻自主,逼婚即耍流氓”。

“大家都觉得逼婚像是怪兽,怎么打都打不死,希望这个符咒能‘piu’一下驱散怪兽。”米果说。

但它没有通过审查。北京的工商部门不允许第一版海报里出现“逼”字,理由是会让人联想到不文明用语。联盟成员们商量着索性改成“别催婚”,但依然没能通过,原因是“会造成不良影响”。

怎样才算“有良影响”?英国驻华大使馆采取了更温和的方式。他们在整个3月开展了一系列名为“做你自己”的活动,希望帮助女性挑战有关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在宣传片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副国别主任苪婉洁说,类似于“剩女”这类刻板印象是全世界女性都渴望摒弃的陈词滥调,无论是社会关于女性对婚姻,还是对子女,或者是其他刻板印象,都是她们希望打破的枷锁。

同样引起议论的还有“赫敏”的演讲。2014年7月7日,从《哈利·波特》里走出来的艾玛·沃特森被联合国妇女署任命为全球亲善大使,她关于性别平等的演讲在知乎上有6000多人标记了关注。

“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敏感,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强壮。是时候把性别理解为光谱,而不是南辕北辙的两派。”艾玛说。

吴文也有同感,“我们的社会如此发展,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社会并没有为女性提供一个尊重的、多元的、自由选择的环境。”

不存在“剩女”的英国,也曾经历过将终生未嫁的女性物化为“货架上卖不掉的商品”的时代,但如今,英国为了帮助逼婚受害者,外交部和内政部于2005年联合成立了“逼婚处”(Forced Marriage Unit),受保护对象主要是2000万左右的亚裔移民。英国内政部部长杰里米·布朗曾经公开表示:“强迫婚姻是一种毁灭形式的虐待,是我们当今社会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