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家长发帖称幼儿园“虐童”被判删帖并道歉(图)(2)

2016-02-14 11:31:44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在一段孩子和母亲的对话录音中,孩子说,睡觉的时候,他觉得好玩就用鞋在地上跺,老师无法制止就让他脱了鞋、脱了袜子在地上跺一中午,实际上跺了一会就让他上床了。下午睡醒起来后,他在转圈,老师就让他在原地转一千圈,后来吃水果的时候,老师就不让转了。

幼儿园承认,事出有因,首先是孩子淘气,也是老师工作方法不对,遇到情况不会处理。此外,因为老师的方法不当,“让孩子们认为他就爱欺负小朋友,所以大家孤立他”。

焦点3

冷暴力导致孩子抑郁?

涉诉文章中还涉及上厕所不许穿鞋、用抹布打孩子头、老师对孩子冷言冷语“冷暴力”、三个同学将孩子推出教室,以及上厕所后不允许用多于两张纸等情况。家长称孩子因此夜间总做噩梦,惧怕上幼儿园甚至抑郁。

庭上,孩子家长说,没有发现过因原告老师导致孩子身上有明显伤痕,也不存在就医和验伤的情况。但是孩子确因心理问题去心理诊所和医院的心理科就医,医院对孩子诊断是轻度抑郁。但孩子家长并未提交相关证据。

举证中,老师用抹布打孩子头和冷言冷语,在孩子与妈妈的对话录音中有提到;三个同学将孩子推出教室,也出现在家长和园长的录音中;上厕所后不允许用多于两张纸没有证据能够证明。

焦点4

老师让孩子喝洗手液?

此外,涉诉文章不仅提到了孩子被老师惩罚的遭遇,还称“可怕的是我上网查到,这家幼儿园去年就被家长发帖子举报有老师让孩子喝洗手液!”

家长在庭前提交公证书,称他是在网上看到的帖子,称原告幼儿园老师涉嫌给幼儿园其他孩子喝洗手液的事件确实存在,被告在天涯网和人民网中转发该事件不是凭空捏造的,但又称因该证据与本案无关,所以不再作为证据提交。

幼儿园则提交了“2013年洗手液事件的声明”网页截图,称该事件是不存在的,是一个误会,幼儿园园长表示,洗手液事件是当时孩子随口说的,但事实上并没有喝洗手液事情存在。

■提醒

网络维权需要冷静

本案主审法官表示,本案有关侵害儿童权益的社会敏感话题,从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维护孩子合法权益的角度,家长首先应对老师的行为究竟属于教育方式欠妥、还是对幼儿权益有意侵害作出判断。此案中,老师所用方法有欠斟酌,但并无伤害孩子的故意,而仍是以教育、引导孩子为目的。

而在事情发生后,家长和幼儿园首先应选择以反省、致歉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与事件本身的性质相适应的。但此后在双方和解破裂的情况下,家长将没有全面核实的事件描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行为有失冷静,导致矛盾升级。

法官表示,现本案中被告提交的证据,未能证明孩子存在损害后果,但之后家长仍可以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孩子人身权利确系受到侵害。如果幼儿园认为两位老师的行为已超出履行职务行为的限度,属老师个人对孩子所做的故意伤害行为,可直接向公安部门报案。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刘洋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