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深度阅读页面 > 正文

别指望高地价让农民实现养老保障

2017-11-07 09:08:48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概括说,平罗县马先生其实与当地政府做了一笔很划算的交易。中国真正要在更大尺度上放开建设用地的市场交易,即农户手里的建设用地不经过政府转手,直接推向使用土地的商户,地价会显著下降。

平罗“以地养老”不宜向全国推广

有人会问,如果朝着市场化方向改革,农户交易土地岂不是要吃大亏?其实也无所谓农民吃亏,因为行情在那里,市场在那里,农民若真嫌吃亏,他还可以卖了再买回去,牺牲的是一点交易成本。

又有人会问,按目前这个交易办法,岂不是政府吃大亏了?这是肯定的。这样改下去,政府会背上一个巨大的包袱。我们继续算账。平罗马先生的全部土地资源大体是中国农户的平均数。中国目前二级市场地价水平要高过宁夏平罗县,若在全国推开平罗的经验,以土地换养老,我们假定每个农户获得土地出让收入30万,全国大约是64万亿。这个数是全国每年财政收入的4倍,又是全国每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21倍。这个数大约还是每年耕地产出的初级农产品的20倍(不计算肉蛋奶茶果药材等)。即使政府10年内花出这个钱,每年的负担也难以承受。所以,平罗的办法实际上不适合推向全国。

农民养老究竟要靠什么?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在一个实现充分就业的发达经济体,居民养老保障主要靠劳动收入,即依靠一个人生命周期中就业阶段的收入的一部分来保障储蓄及投资收益,满足退休以后的需要。这是通例。

发达经济体的国民收入构成主要是劳动要素的报酬。欠发达经济体的特征是,农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实际上处于就业严重不充分状态。例如,中国农民如果不打工而单纯生产谷物,平均每个农户大约只需要50个工作日;若按照国际先进劳动生产率衡量,大概只需要0.5个工作日。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低劳动生产率群体,要他们获得与高劳动生产率群体一样的养老水准,自然是不可想象的。在保障底线平等的前提下,加快城市化步伐,通过人口布局调整和就业转移,使劳动生产率低的人群逐渐进入城市经济部门,让留在农村的农户转变为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农户,最终使得国民生产总量大幅度提高,养老难题才可以大大缓解。

在这个过渡期,国家的确应在更大尺度上放开土地市场,尤其是建设用地市场,让进城农户获得一笔收入,补贴进城的费用。但我相信,一旦做出此项系统化的改革,地价会大幅度下降。我们不能指望靠高地价,让中国一半多的人口轻松实现养老保障。

关键词:养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