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根据该《办法》,浙大在校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网文将可认定为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
《办法》一出,立即引起广发争议。点赞者以为浙大实乃“改革先锋”,有力冲击了高校现有的单一学术评价体系;否定者忧心忡忡,以为《办法》将“媒体点击量”与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等量齐观,极易导致学术之“退步”。
无论如何,看到这条信息,我都觉得浙大此番首吃螃蟹之举,在冲破积弊重重的高校学术评价体系上功不可没。对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积弊,想必无论处于象牙塔之内还是之外的人都深有体会:这个体系“发明”了一根“核心期刊”指挥棒,在此指挥棒的指挥下,期刊收钱发论文、作者花钱买版面的现象异常突出。与此同时,论文的八股化现象越来越重,有的所谓学术著作,除了用于评职称的那几本,其他的甚至直接从印刷厂到了废品站。
在这个意义上,“浙大新规”无疑颇具“改革”意义,它至少破除了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单一化。但仔细阅读“新规”,我们也不得不说,网文的“点击量”与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确实不是一回事儿,从“新规”涵盖内容来看,更多的是“宣传”而不是“学术”。
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学术评价体系是个苹果,苹果开始腐烂了,但“农夫”却没有从苹果的内部去寻找腐烂的原因,而是又丢进来一颗枣,枣有可能像苹果一样腐烂,也有可能长得不错。但这对苹果来说毕竟是个巨大的“刺激”,苹果可能会因为感觉到了“竞争压力”而有所努力吧。
另外,点击量高的网文不一定就是好文章,此之为常识,而浙大此番将点击量作为评判之标准,确实可能如有些网友所担心的,会“拉低”学校的学术价值。无论大学的现状有多糟糕,我们依然希望它是这个社会精神的引领者,依然希望它站在知识和精神金字塔的塔尖,而不是只能为社会端出一锅锅点击量超高的“学术鸡汤”。而且我还很担心,在现有高校体制之下,列出了媒体名单和点击量的这一标准,会不会在原有的高校论文利益链之外,再催生出另一条高校网文利益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