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2017-09-20 07:57:13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中文系校友施建基的老照片(如图所示)

“人一定要有梦想,有精气神儿。我觉得七七级最难能可贵的是,不怕困难,不怕失去,不怕从头开始。所有人都很拼,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个精气神儿,是难以复制的精神财富,贯穿了几乎整个七七级,也贯穿一生。”

无论身处何方,施建基一直很感激浙江大学对他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今已弃教从商的他也一直念着母校的好,想着用各种方式要回报母校、激励新人。作为蒙特利尔的浙大校友会会长,在浙江大学建校110周年纪念的时候,他为北美浙大校友会执笔《校友之歌》的作词。至今,这首歌仍在全球校友间广为传唱,“我们相望天南海北,期盼重逢再见;我们相守风云岁月,共传薪火百年。”

周洪兴:因为母校,我之为我

周洪兴出生在义乌市的一个小山村——小六石村,祖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73年高中毕业后在农村劳动4年多,忙碌之余,周洪兴心里也会不可抑止地翻涌着一个念头——啥时候可以上大学……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周洪兴毫不犹豫地去参加了考试。

面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学们吃饭走路都拿着书,常常泡在图书馆里,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周洪兴记得当时,他的口袋里总放着自己手抄的英语单词小册子,边走边背,“我们农村出来的人没有一点点英语基础,在学英语上特别吃力,花的时间特别多。但正靠着自己平时一点点的积累,毕业时,我已经熟练掌握英语,还喜欢看英语小说,因为我觉得读英语原著最能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

毕业后,周洪兴成了苍南县农委的一名干部。植保专业的他,虽然专业知识很少能用到工作中。但他说:“学校让我养成的自学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我受益终生。我想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自学、互相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

郭常平:我们的“七七精神”

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郭常平意识到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只有两个月的备考时间,既没有老师辅导又缺少复习资料,大家一般都是白天劳动晚上学习,将中学课本重新捡起来,查漏补缺。

相关报道:

    关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