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领着乡亲攀行的“泥巴区长”刘安国

2017-09-15 11:21:43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毕节9月15日消息(记者张兆福 大方台赵芳草 安鹏 罗嘉)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原马场区委书记刘安国,工作几十年间,他不计个人得失,坚持用实际行动造福当地百姓。他甘于倾注心血,亲自带领乡亲们在岩壁间凿水渠、河谷里修水库、荒坡上造山林,解决了6万多人的吃饭问题;他敢于攻坚克难,与村民同吃同住,靠着一双草鞋丈量这片土地,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泥巴区长”;他乐于为民解难,把党的纪律看作自己的生命,搭起了一座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

在贵州省大方县马场镇红岩村,一条“挂在”崖壁上的水渠格外引人注意。水渠约2公里,狭窄的渠道里大大小小的石块儿犬牙交错。可以想像,几十年前刘安国带领乡亲们一把锄头、一个背篓凿山开渠的场面。刘安国说:“我们就是和老百姓这样一起背,那时候不像现在用机械做,就这样背,就这样挑,就这样做。有人说,老人家,你这个是泥巴区长了!”

1965年正是寒冬,33岁的刘安国肩上扛着一大一小两个包,来到马场任职。当时马场区植被破坏严重,冬天缺水、夏天洪涝,庄稼也连年不见收成,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解决当地百姓的吃饭和饮水问题。

原马场区委办工作人员吴大本说,刘安国刚一到任就一头扎到村子里实地走访,半个月的时间,他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一调马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去。就是天天这里去查那里去查,这个地方要挖沟,那个地方要筑塘,这个地方植树,他就把马场区一一规划。”

十几年间,刘安国亲自带领乡亲们修建了大水沟、劈山等24个水库(13个仍在用)、3条水渠、50多公里通村公路。直到现在,大方县西片区的路网结构仍然沿用了刘安国的“规划”。原马场区鼠场公社书记魏家全:“他给我们在干部会议上讲的,要学习焦裕禄、白求恩、雷锋精神,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还有愚公移山精神,叫我们要拿出这种精神,我们确实也是这样做的,才做了这么多事情。”

刘安国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基层,他靠两条腿走遍了马场的山山水水。哪里适合种什么、收成大概有多少,哪里庄稼长成什么样,哪块儿地没有收割,他心里一清二楚。当时,马场区冒沙嘎住着20多户村民,而前往冒沙嘎需要在悬崖上穿行,即便遇上凝冻天气,刘安国也要坚持到上面去。吴大本说:“一个人,大雪天气,这么大的凝冻天气,冒沙嘎是我们这里的‘珠穆朗玛峰’,他能上去大家都不相信,所以这就是他对工作的负责呀。”

36年过去了,现在的“八五林场”,有林木20多万株,林区经济价值达到千万元。在刘安国的带动下,对江镇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31%提升到51%。林区生态逐渐恢复,当地的自然灾害也减少了。刘安国总说,生态欠债太多了,得争分夺秒的还!“我一天没事就在我的树林里,看到我的树朝我摆来摆去,我说,青山绿水,树子大王,我今天来看你了。”

刘安国说:“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没有树就没有青山。”

1932年出生的刘安国,从马场区到对江镇,他一直担负着带领乡亲们向上攀行的重担,每到一处就扑下身子拔穷根。原马场区农技干部陈永元说,刘安国只懂得付出,从不拿乡亲们一针一线,真正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铮铮誓言。“他非常的廉洁,从来不白拿群众的东西,即便是饿怕了也不会乱吃群众的一个鸡蛋。”

一次,村民为感谢刘安国,抱来一只鸡给他,他却说,你写一张纸条说“刘安国是大贪官”贴在鸡身上我才要,你不能腐蚀国家干部。他说,这个纪律,党的纪律是自己的生命。

2015年端午,阔别马场30多年的刘安国受邀再次回到这里,得知消息的乡亲们四处赶来,围着老书记争相握手。离别时,大家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少乡亲垂头落泪。如今,这位乡亲们心中的好书记已是耄耋之年,但他对马场的付出依然铭刻在老百姓心间,一点一滴留存在眼前的这片山水林田中。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