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天是全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我国每年新生缺陷儿约90万例。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表示,唐氏综合征等严重高发出生缺陷病呈下降趋势,同时努力提高患儿医疗保障水平。
自觉接受婚检——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
婚检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检查准新人是否存在影响生育及后代健康的疾病。2003年取消强制婚检以来,婚检率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新生儿出生缺陷10多年间翻了一倍。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妇大量增加,围产期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刘志肖建议:要自觉接受婚检,定期接受孕期保健和产前筛查,“比如孕前需要检查是否感染病毒,孕期以后做一些唐氏综合征筛查也是必要的,包括出生以后进行检查。有些代谢病可以预防,比如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补充一些维生素。”
精准医学——防治出生缺陷的新希望
精准医学的发展为防治出生缺陷带来希望。《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孕前健康检查率、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到85%以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表示:遗传代谢病、患儿的筛查、治疗和康复能力正不断增强;唐氏综合征等严重高发出生缺陷病呈下降趋势,“以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为抓手,着力把好孕前、孕期和新生儿三道防线,完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患儿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出生缺陷诊疗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的有效衔接。让更多的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减少残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