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专利,技术供需怎么找?与技术卖方怎么谈?
□本报记者 熊筱伟
从讲台下来到晚上8点回酒店,王蔚为接待了7批来咨询的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我们不是研发者,我们的工作是把国外成熟专利打包带回国内,做二次开发或产业化应用的国际技术转移中介。”
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有27家省或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以及数量更庞大的区域和行业机构。“技术转移不是不想做,但要做好还是很难。”行之知识产权集团董事长梁田表示,往往面临技术需求供给对接错位等难题。
找买家和卖家上哪儿
围绕“技术供需怎么找?”与“和技术卖方怎么谈?”王蔚为给了两方面的建议。
怎么知道哪儿有好的技术、哪儿又需要这项技术?王蔚为表示,需要与相关大数据机构合作,通过搜集海量公开的产经数据(如企业年报、产业动态等),以及科技情报数据(如学术论文、技术研讨会情况等)并进行数据清洗分析。“目前完全可以做到为某地区产业或企业画像,了解它们当前处于什么阶段,需要或拥有什么技术。”她说,“做到精准匹配供需,甚至企业都还没意识到自己有这需求,你就可以找上门。”
一定要有“专利包意识”
发现好的技术,怎么和卖方尤其是国外卖家谈判?王蔚为提醒说,一定要有“专利包意识”,“专利往往不是孤立的,会有很多相关专利,就像杯子还有杯盖、杯垫一样。”寻求将相关专利打包谈好,这往往有利于最终收益并缩短产业化流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提前寻求业内专家支持,挖掘产业链情况,找到核心环节、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