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文/本报记者彭杭 摄影/周卫兵
9月2日下午,大连宏济大舞台上演了一出特殊的袁派京剧剧目《九江口》。特殊在于,张定边的角色由7个演员分段完成,他们是来连参加全国京剧袁派艺术花脸人才培训班的学员,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湖南、山东等地京剧院团。而当天的演出也是在10余天的培训之后,在京剧表演艺术家、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的口传心授下,这些学员的一次汇报演出。
当鲜花被送到演员们手中,当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在观众的一片叫好声中,杨赤带领徒弟们登台谢幕。这一刻,标志着本次培训班圆满收官,也意味着袁派艺术将在全国更广范围内得以弘扬发展,因为由点及面,这些来自各地的学员们必然会将自己的所学所得传播出去。当日,本报记者对杨赤进行了独家专访,他对培训班的意义和袁派艺术特点及发展的解读发人深思。同时,三位学员的真实心声也让我们感受到,本次培训可谓影响深远。
■师说
大连京剧院已成为
袁派艺术传承基地
关于培训班的重要性及学员表现,杨赤说:“一直以来,专门针对袁派艺术的培训班较少,各地能够口传心授袁派艺术的老师也不多,所以这次的培训机会难得。而这次的培训又是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资助项目,也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戏曲艺术的重视。可以说,现在的演员赶上了好时代。令人欣慰的是,这次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有很好的表现,他们深知机会难得,很认真,求知欲望强烈。从培训成果看,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很大提升。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扛起袁派艺术的大旗,让我的恩师——袁世海先生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薪火相传。”
关于大连在袁派艺术传承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杨赤用“基地”这个词来概括。他说:“袁世海先生生前视大连为第二故乡,他在大连教的戏最多,对大连京剧艺术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他老人家的骨灰也埋在大连,我理解老先生的意思是‘即使我不在人世,也要看着你们发展’。如今,大连京剧院已成为袁派艺术传承基地,在全国院团中,能够全面展示袁派经典剧目的,当属大连。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艺无止境,研究、学习、传承京剧和袁派艺术,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