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安永钢:舍弃东南亚功名利禄 归国扎根服务“一带一路”

2017-09-06 14:11:50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洹星 实习记者 刘祎彤):安永钢只身闯荡东南亚二十余载,于2015年盛夏辞去年薪令人艳羡的全球公司高管职务,回到祖国一心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面对回国后额头徒增的几道抬头纹,他笑笑说,“这两年在国内奋斗的过程很有意思。”安永钢不仅精通德语、缅甸语、英语、以及中文四国语言,更是在回国后的两年时间内相继出版了三部专著,同时,由他牵头的东南亚医疗产业园区项目现已部分落地,承担科技孵化功能的特色小镇项目目前也已处在规划之中。

“我们一直想回来,这个其实是很迫切也很坚定的,比如说我们在国外那么多年,我们一直保持着中国的护照中国的国籍,没有加入任何国家的绿卡或是其他什么,就是等着回来的契机,那么‘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契机。因为‘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倡议,它能调动起中国的各项资源和积极性。那么我们从海外做高管的角度来讲,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回来会有一定的作用。这种自身价值的需求和家国的情怀,两个合在一起,是我们回来的主要动力。”说话的人是安永钢。2015年,他在闯荡东南亚20多年后回到中国,旋即投入到研究、工作状态中。他将自己的几万本藏书悉数运回国内,并把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念,包括孵化理念、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等,同中国实情结合起来,进行了理论上的突破。安永钢说:“我们就把我们在国外的管理笔记拿回来,然后出版,这就是我的《云孵化》这本书。它是中国第一部解释新型孵化器运作模式的书籍,也是我们作为海归能做的贡献之一。”

其实,安永钢对国家的贡献除了相继出版多部专著以外,还辐射到了贸易领域。“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受到世界各方的广泛响应,对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将“一带一路”视为回国契机的安永钢,更是对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带一路”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两翼”,一翼是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翼则是民企携手海归在贸易上做出贡献。

安永钢告诉记者,他已在东南亚着手筹备垂直、可落地的“一带一路”项目,即创建医疗产业园,届时园区将容纳金融、市场拓展、科研、医药生产、医院等功能于一体。他还透露,该项目目前已在老挝、缅甸等地成功设立了分公司:“我们的医疗水平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个对东南亚、南亚和中东来讲很有优势,特别是我们在检测设备上也有很大优势,包括价格优势。这个时候我们出去做医疗产业园,就是一个能够落地的、垂直的一带一路项目。”

安永钢认为,“一带一路”不但要走出去,还要走进来。于是他在考察了全球范围内的部分优质创新小镇之后,带领团队在国内因地制宜地布局了承担科技孵化功能的特色小镇项目。据悉,此项目由安永钢团队与新加坡等国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共同合作开发,目前正处在前期规划中。安永钢说:“比如大家总觉得太行山是个秃的山,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但是我们看到北欧的一些创新小镇,比如说瑞士在它的山脚下有很多小型的公司是有创新能力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创新的团队,一定要堵一个小时车然后来上班,夏天大汗淋漓的,冬天也是等在寒风凛冽的街道上?如果在山区做一个创新的小镇,让这些人能够一个月中十天二十天在那儿安静地来进行他们的创新和创业,不也是一个方式吗?”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时间里,出国留学人员中回国人数占到70%,仅2016年就有约43.3万人相继归国。安永钢在2015年夏天回国以后,和朋友们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适应国内的环境。他告诉记者,即使中国这片沃土可以给予海归无数施展才华抱负的机遇,但如若未能充分适应中国的思维与话语,将很难顺利开展手头的工作。安永钢说:“虽然我们出去的时候都二十多岁,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土生土长都在中国,所以我们就不需要再学习中国的知识、环境,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我们走的这十多年,变化太大了。从中国的硬件上,到人的精神面貌、接触,其实我们现在更自信了。怎样把我们的自信和国外多元化的模式和商业探索结合在一起,这是海归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