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防范跨省偷弃危废物得靠技术含量

2017-09-06 08:17:0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谈事说理

李 辉

据《南国今报》报道,从今年3月起,武宣县境内发现大量内装强腐蚀性液体的废物铁桶,这些危险废弃物出现在5个不同地点,共计3万多桶、5586吨。目前随着排查范围的不断扩大,该市兴宾区和象州县也发现了同样的危险废弃物,总计6580吨的危废物全部是当地人从外省七八家提炼机油企业偷运过来的。

跨省偷弃于来宾的这些危废物,其毒性远超《捕蛇者说》中“触草木,尽死”的“异蛇”,达到了“腐钢化铁”的地步。要处置它们,只能“连桶带泥”全部挖走,代价巨大。

一个好消息是,广西的环保和公安等职能部门已侦破这一跨省偷弃危废物案件,20多名犯罪嫌疑人落网。不仅如此,7月4日,自治区环保厅通报的7起危废物非法跨省转移倾倒处置事件,都已经破案或者已根据线索在处理中。

一个不好的消息是,跨省非法转移危废物事件近年来在广西频发,上述环保厅公布的7起事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据了解,2016年以来,仅在贺州市八步区,就发生了84起外省生活垃圾被非法跨境转移倾倒事件。跨省偷弃之烈,窥一斑可知全豹,广西俨然已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垃圾场”。

为什么此类不法分子瞄准广西?官方说了两个原因,其一,周边省份对危废物的监管存在大量盲区;其二,目前正值中央环保督察组严查各地的突出环境问题,一些企业千方百计转移危废物。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笔者以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所谓“水往低处流”,我们在这方面的防范,实在太弱了一点,于是不法分子“柿子专拣软的捏”“苍蝇专叮有缝的蛋”。

强化省际联动,要求相邻省份管理好辖区企业,这是从源头治理的长远办法。在做到这一步之前的时间里,还需要靠我们自己提高防范的技术含量。以发生在武宣县的案件为例,一个村里的砖厂有近2万桶计3980吨危废物,按新闻介绍,一辆货车约拉30吨,那么从广东运来这些危废物约需要130多车次。短短时间内,这么多车次千里迢迢而来,进入一个偏僻小村,监管部门居然是依靠村民举报才发现的,发现线索的能力确实弱了。

据了解,通过视频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及时发现此类案件。当前的科技,可以做到对辖区内出现的车辆进行数据管理、查询,通过大数据算法、业务模型,掌握辖区内某个地方某类车型数据的变化,甚至能知道哪些车辆突然在某个时段频繁出入某处。这样的大数据采集、运用技术,值得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加强研究、积极运用,这是防范危废物跨省偷弃的有效办法之一。更多监控方面的高新技术,有关方面也应主动尝试,努力提高打防控的技术含量。

一些不法分子只顾自家的金山银山,不管广西的绿水青山,他们不管,我们的职能部门得管,而且一定要管好。可是,光有决心还不行,还必须积极提升技术能力。要知道,职能部门对被污染环境仅仅心怀愧疚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肩上扛着该负的重要责任,便需要有该有的作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