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贷”之类灰色信贷,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国房贷审核标准过于宽松,遏制“首付贷”还须提高房贷审核标准。
-------------------------
去年下半年,央行等七部门出台新规,禁止房产中介提供“首付贷”。本轮房产调控,禁止“首付贷”的监管态度也被重申。然而,在北京地区,仍有房产中介违规协助提供首付贷。为了掩人耳目,还引入了合作的担保公司,并假借“信用贷”“消费贷”之名活跃在二手房交易市场。(《证券日报》9月5日)
“首付贷”“假按揭”“假流水”在房贷领域并不新鲜,这些都不符合我国信贷政策,甚至违法,但长期以来屡禁不止。“灰色信贷”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监管难度大,成本高。笔者认为,追本溯源,“首付贷”之类灰色信贷,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国房贷审核标准过于宽松,遏制“首付贷”还须提高房贷审核标准。
高房价剥夺了中低收入者的“住的需求”,严重碾轧了其他民生改善及消费能力,侵蚀了广大民众的“获得感”;“脱实向虚”挤压了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导致金融风险。中财办的官员明确列出了目前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五大“灰犀牛”,包括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企债务杠杆、地方债务以及非法集资的问题。其中,影子银行也有房地产的鬼魅身影。
从世界金融风险史来看,房地产是重要的风险来源点之一,而房贷高杠杆率是公认的罪魁祸首,例如美国和日本的教训。房价飙升必然有房贷从中推波助澜,房贷杠杆率越高,房价就越高。有学者统计过发生金融风暴的国家,凡是房贷高杠杆率的国家必然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因此,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降低房贷高杠杆。各地都大幅度提高首付比例,例如深圳二套房首付高达七成。首付款是银行的“安全垫”,可以有效对冲房地产资产价格下降所导致的信贷风险。当前,表面上看,各地的房贷政策都收得很紧,但从深圳、北京等地的报道来看,“首付贷”“零首付”等灰色信贷依然暗流涌动,有可能导致房贷风险更加隐蔽、更不可控。
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和负有调控房地产直接责任的地方政府早已经关注到灰色信贷,并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打击措施。但由于隐蔽性强、识别难度大、监管成本高等原因,效果不太理想。虽然有规定这类信用贷、房抵贷的钱只能用来经营和消费,不能用于购房,但银行很难确定贷款人的贷款用途,灰色信贷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