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2017-08-28 10:21:0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一是动力因素。基层管理缺乏动力,主动性不足,积极性、创造性不够,治理基本上是被动式、应付式,基层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对上负责问题,主要精力和资源用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上、用在地方经济发展上,忽视本应承担和履行的社会责任。

二是主体因素。不同的基层治理主体能力和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组织其能量和效应也存在非均衡性问题,能力大、素质高、能量大、效果好的治理主体无疑容易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反之,则困难大、成效差。

三是权威因素。基层治理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包括制度在内的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越完善、越科学,其权威性越大,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越容易实现。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对策

提高基层治理者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认识。要通过培训学习、实践锻炼等多种渠道,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者对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认识,要让他们真正明白“法治”才是长久之策,只有依靠法治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要让他们真正懂得只追求GDP的增长目光是短浅的,只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和人的进步是片面的,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确实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不仅需要发挥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各自的作用,更需要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实现良性互动,更好地推进改革的深化和前行,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一些顶层设计还需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反复征求包括基层在内的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吸收各方面有益意见,并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在进行一定范围试验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和推广。

提升治理主体的素质。基层政府及其治理者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更新基层治理的基本理念,一切制度安排和治理行为坚持依法办事,始终维护法律权威,强化治理能力,增强组织凝聚力和行动力。社会组织以及新成长的“两新组织”,要不断增强参与基层治理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对基层民众要多渠道、多方式进行教育,培育公共精神,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使每个公民具备参与社会治理的强烈愿望和相应能力。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