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林奕华用“逃避责任”重解《彼得·潘》

2017-08-28 08:20:5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现在的年轻人为何不想长大、逃避成长?林奕华说:“第一个,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就是我们已经太平、安乐很久了,大家那么喜欢流连在网络上,网络里的物质是一种欲望的投射;第二个,我们失去了一种对自己的自信,在网络上我们看到的人的脸是没有瑕疵的,很容易就产生自己不完美的那种自卑心理;第三个原因也是基于第二个的,我们在互联网世界里面得到最多的情感,其实都是非创造性的,比如一些网络小说就是各种套路的集大成者。”在他看来,现在很多火热的电视剧也是在迎合这种心态,比如仙侠电视剧就是回归到“童话模式”,“其实我们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也是童话,比如《我的前半生》也是个童话,无法逃离王子跟公主的模式。”

对话

不希望演员用“本事”去演戏

新京报:我注意到一些观众看过你的戏后,对于演员的表演和台词有些争议,你选择演员的标准是什么?

林奕华:最简单、直接的标准就是,我希望他们不是去演戏,不是拿出他们的“本事”来,而是拿出他们的真诚来。我觉得本事当然非常重要,但是不希望本事大过真诚,因为我的戏有一个最难的地方就是常常穿上了一个故事的外衣,其实很多时候像是一篇辩论文,它可能有很多层次,或者语境很复杂,演员在里面常常一人分饰很多角色,或者很多人扮演同一个角色。所以,我觉得他们如果只拿本事来跟观众沟通的话,就会有很大的矛盾。

我跟他们排戏的时候,其实没有怎么去调他们的表演,不会说我演一次给你看,或者说我觉得这样演才是绝对合适的,我还是先看他们怎么去表现,他们怎么去理解剧本,然后我们在那个基础上面再往前走。另外,提到台词上的不适应,我们这些演员他们的确大多来自台湾,那个国语跟大陆的普通话确实有很大不一样。

新京报:你这些年在香港的大学开设了“通识教育”课,这门课在内地也越来越被重视,你怎么看通识教育?

林奕华:我觉得最好的通识教育不是通过灌输,而是启发。对我来讲,最好的“通识”永远是聊天。理想的通识教育其实是让学生去找他们认为有兴趣的科目,或者他们想要去了解的老师。

通识教育最不应该的就是灌输,我觉得如果我们在一个不提倡个人兴趣的环境里去谈通识,是根本没有通识的。通识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我对电影专业的学生常举一个例子,你是真的想当一个导演,还是为了想得到成为导演后的东西?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你并不是对电影真的有兴趣。其实,整体上说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有“通识”这个科目,就是因为现在学校变成工厂之后,没有时间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