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如何用镜头理解 动物的世界?

2017-08-25 15:16:3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新西兰信天翁

新西兰信天翁

■欧罗巴

如果你看过正在上映的电影《地球:神奇的一天》,一定无法否认动物界的神奇。而这部电影中很多素材来自经典纪录片《地球脉动》。令几乎每一个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都更加好奇的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幕后制作团队是如何将这些珍贵、罕见又极富戏剧性的动物镜头捕捉下来的?

动物界的超级大片《地球脉动2》于2016年在英国广播电视公司一套节目登场。第一集播出后就创造了收视历史,成为了英国15年来最受欢迎的自然历史类节目。它还创造了很多拍摄技术的第一次。例如,它是第一部同时具有4K分辨率和高动态范围成像(HDR)的纪录片。尽管,2006年第一版的《地球脉动》播出时,已经令当时的观众对动物世界的精彩演绎耳目一新。它不但使用高清摄像机完成了大部分拍摄,还曾经是单集制作费最高的纪录片。但和最新版的《地球脉动2》比较之下,2006版《地球脉动1》就像是拿手机拍出来的。

十年间拍摄技术日新月异,让那些曾经令人震撼的镜头,变得普通而平凡。更敏感的热成像相机让拍摄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任何光线下都能让被拍摄动物的行踪一览无遗。更稳定的云台让运动镜头平稳而清晰。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再通过正常速度播放,能让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在奔跑时震动的每一块肌肉,都变得清晰可见。除此以外,无人机的使用更是在影视剧拍摄中变得普及。《地球脉动2》运用了你能想到所有,最新、最疯狂的摄影技术,但技术并不是让它成为一部伟大纪录片的决定性条件。

在这部纪录片里,制作方有意减少了那些全局化的“上帝”视角,更多使用了微观的,近距离的观察方式,营造出强烈的代入感和紧张氛围。尽管制作方并不缺少无人机拍摄设备,这些设备也的确在丛林拍摄中立下汗马功劳,因为它们可以模拟鸟类的视角。但更多时候,制作方更希望人类摄影师们可以站在拍摄环境当中,做到“人机合一”,因为这些身临其境的专业摄影师的视角,将最终决定观众眼中的画面。

除了这些拍摄器材、手法,使画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这部纪录片备受欢迎的另一个重点,是他们以人的角度给动物世界创造出了角色和情绪,让整部纪录片看起来更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大片。当90岁的大卫·爱登堡爵士出现在镜头前,用熟悉的声音再度念出旁白时,很多人已经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期待进入一个前所未闻的动物世界。

但野生动物不会按照人类的剧本进行表演。我们如果想窥探它们的世界,只能尊重动物们的活动规律,并且耐心等待。11集的《地球脉动2》前后花了5年时间,共探访40个国家,策划了 117趟拍摄。单单第二集从设计主题到成片就用了3年时间。

耐心的等待也会遇到意料之外的惊喜。网上曾经热烈讨论过,片中出现的费尔南迪纳岛上蛇追捕鬣蜥的镜头,丝毫不逊于一部好莱坞特效大片。甚至由于鬣蜥九死一生的画面太富戏剧性,让一些人开始怀疑制作方式是不是存在造假的可能。事实上,摄制组当时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蛇同时出现。因为蛇不是集体狩猎的动物,这种群体攻击行为更像是一次巧合。当一条蛇开始准备猎物时,其他同伴看到后,也引发了兴趣,从而形成了接二连三的追捕画面。最终制造出扣人心弦的戏剧性场面。而这些难得一见的动物镜头,恰恰是耐心等待和近距离捕捉下最好的成果展示。完成这一系列镜头时,最近的一个摄影师离被拍摄的动物只有3米远。

不过这种带有情感的表述手法,并不完全代表真实的动物世界。纪录片中的蛇看起来贪婪、狡诈而又邪恶。被追逐的鬣蜥则更像是一个斗士甚至是英雄。然而动物学家却说,那是因为费尔南迪纳岛上缺少食物,蛇真的都太饿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