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6块石碑残片 见证“蜀学之盛冠天下”

2017-08-25 07:26:5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被史学家记录“其石千数、左廊右庑、蔚然大观”的蜀石经,刻成后吸引着读书人、收藏家、金石爱好者等纷纷前往瞻仰,还以拓印本形式影响着学界。然而南宋之后,很快不见于任何著录。

舒大刚说,这极可能是南宋末年(公元1279年),蒙古铁骑进入成都造成了破坏。“在元朝和明代,没有任何关于石经的记录,唯有明代曾记录内府收藏过蜀石经的拓片。”曾经蔚然壮观的蜀石经,究竟被破坏到何种程度?还是被藏于什么地方?由此成谜。

抗战期间,成都为躲避日机轰炸,疏散民众,将老南门城墙处拓宽。在拆毁南城墙时,无意中发现了数十块石碑残片。经考古和历史学家辨认,确定为蜀石经残片。这也是南宋之后,蜀石经首次重新亮相。而四川博物院馆藏的蜀石经,就来自此次施工。

“它首次以实物形式,让今人能够一睹千年前蜀石经的风采。”舒大刚说,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刻经,除了唐代的开成石经和清代的乾隆石经还基本保存完好以外,其余均只有极少数残石和拓片存世,因此这些蜀石经实物残片,弥足珍贵。

即使是残片,仍能看出石经的书法秀美。“它既有贞观遗风,其楷书相比唐代开成石经,却更为精美。”舒大刚说。清代学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也曾赞叹:书法深严近率更,卷终字数见专精。如何不著谁人笔,输与张扬后世名。此外,即使在残片之上,也可看出蜀石经“经注并行,相映生辉”的镌刻形态。

蜀石经究竟有多受尊崇?川博工作人员透露,在川博保存的几份蜀石经拓片中,可以看到一枚“东宫书”的印章,由此可见即使其拓片,在历代皇家也被奉为珍宝。

在《巴蜀全书》的修订中,专家们查到了宋代拓印的蜀石经《周礼》《左传》等多部儒家经典。此外,国内几家博物馆、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爱好者也存有不少拓片。“我们希望未来能把蜀石经完整恢复,让这个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文物,能够重放异彩。”舒大刚说。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