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只差几小时他就能看到儿子录取通知书

2017-08-25 07:21:4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记者刘智宇 夏奕 通讯员杨槐柳 夏敏超

在江汉区公安分局人口大队,民警郭小军是被呼唤频率最高的名字。不管分内分外、关系远近,谁跟他开口,他永远是一张阳光、温暖的笑脸。

谁也没有想到,这张笑脸永远地定格在了2017年8月15日。那天上午,急救室监测心跳的脉波变成了一条直线,医生遗憾地告诉守了4天4夜的战友和亲人,他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走了。

最后一句话是“我不舒服”

“郭小军,全区19个派出所和全区警务室工作要逐一检查到位。”“没事儿,这几天我加班。”

“郭小军,网上法制学习我怎样多得些分?”“哈,我来教你。”

“郭小军,我妈住院了。”“今天是你通宵班吧,快去照顾老人,班儿我顶着。”

郭小军已去世10天,在江汉公安人口大队,郭小军的同事们还不断回忆着他——不管分内分外,谁跟他开口,他永远是一张温暖的笑脸。

44岁的郭小军1993年退伍当上警察,此后24年里一直在从事人口管理和治安防范工作,直到8月11日上午8时许倒在岗位上,他的桌上仍放着“万名警察进社区”活动的相关工作资料。

王文霞回忆,11日早上刚上班,碰见郭小军,问他怎么脸色不好,他只说了4个字:“我不舒服。”一分钟后王文霞走进郭小军办公室,这时他双手垫着头趴在办公桌上,只能发出哼哼声。王文霞和同事拿出救心丸,郭小军仍有意识,伸手接过药塞进嘴里。此后几人又喂过一次药,郭小军已陷入昏迷。

同事们拨打120,郭小军被送到最近医院的急诊室。然而,直到15日上午近9时因心脏病去世,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的他再也没开口说过一句话。

摸清2257间房只用了预定时间的一半

江汉区华安里是个“老大难”城中村,常住人口2000多人,流动人口高峰时达到10万,栋栋房屋出租,治安环境差。

2015年6月26日起,区委区政府牵头对华安里展开综合整治。郭小军主动请缨当排头兵,担任华一责任区整治负责人。

“‘以房管人’才能打开突破口。”华一责任区任务量最大,他却只用了预定时间的一半就完成了全部摸排任务。每天晚上7时至10时,租房的人回来了,他抓紧时间加班。176栋楼房、2257间房屋,郭小军为摸清数字,每晚在6层楼高的出租屋爬上爬下,上衣、裤子一晚上不知道汗湿几套。

他的经验分享给其他9个责任区民警,华安里整治推进速度远超居民预料。整治后,华安里社区2005栋私房全部摸清,周均刑事警情从过去的20起左右骤降至4起左右。

整理郭小军遗物时,他的衣服兜里有一份工作体会《我在华安里地区参加治安整治的90天》,文中说:“烈日下看着面貌每天不一样的责任区,觉得自己像海边捡贝壳的孩子,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无尽的感慨。”

忙完工作忙家务的他缺席一家三口旅游

8月11日对郭小军一家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天,儿子的大学入学通知书就能邮寄到单位。

当天还是郭小军一家商量好出游的日子。计划刚刚定下两天,郭小军突然反悔了。他告诉妻儿,周六有安保任务,周日是通宵晚班,“实在走不开”。

他的妻子是武汉一所小学的副校长。学校寄宿生多,工作繁重,早出晚归,顾了千余孩子就顾不上郭小军和儿子。郭小军从来就是甘当“煮夫”“贤夫”。尽管自己工作忙,烧饭、洗衣、收拾家务、照顾孩子都是他抢着做。

8月10日晚,母子两人带着遗憾出发了。母子俩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家里的顶梁柱就倒了。

随后的4天里,郭小军的心脏病病情并未好转,接受了两次急救。15日上午,病情再次恶化,医生竭尽全力也没能使这颗火热的心再次跳动起来。

“通知书是8月11日下午寄来的,就差几个小时,爸爸却看不到了。”儿子郭泽永说起这事儿泣不成声。

郭小军在工作中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