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莫让游学“变了味”

2017-08-23 07:23: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特约评论员 于清潍

游学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旅游。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一定要主动担当、积极探索,推动游学活动健康有序进行

今年暑假,“游学热”在我省持续升温。一些旅行机构视之为大好商机,纷纷联系各地中小学校,组织了名目繁多的学生游学团或夏令营活动。但是,其中很多“只游不学”,而且收费颇高,既偏离了游学的本来用意,也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对此,很多家长反映强烈,并质疑这些游学活动是否已经“变了味”。

所谓游学,即研学旅行。去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了解国情、热爱祖国,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要正确地开展游学活动,避免其“变味”,必须在牢牢把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处理好“游”与“学”的关系。游是方法,学是目的。游学同一般的旅游不同,旅游是以观光为主,只要玩得开心,玩得高兴就可以了。游学则是带着学习的目的,通过旅游的方式来获得某种知识、观念和能力。所以,每次游学活动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学习的重点。比如,组织学生去会宁县参观红军会师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围绕这一目的,出发之前,老师应给学生讲述红军会师的主要过程及历史意义;旅行期间,学生们除了认真听讲解员介绍,还要仔细参观红军长征途中的照片和实物;回到学校,每个学生应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一篇相关的游学文章。如此,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体验红色精神,充分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这一游学活动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收获。

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游学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旅游。因此,游学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应当是教育部门及学生所在学校,并要在游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唱“主角”。比如,对游学活动进行整体策划和安排,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游学培训和指导,对游学过程中的安全等事宜负责,对游学成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考核。至于相关的旅行机构,只是协同服务,处于“配角”位置。如此,学校负责“学”,旅行社负责“游”,二者合理分工、各负其责,才能收到良好的游学效果。如果学校只是口头号召,实际上当“甩手掌柜”,将学生完全推给旅行机构,游学活动就会“放了羊”“变了味”。为此,各地教育部门应对参与组织游学活动的旅行机构进行严格的筛选,符合条件的给予授权,并进行诚信考核,不够条件的,一律不准组织此项活动。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