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无人便利店,“低欲望社会”的先兆?(3)

2017-08-21 08:27:4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这也就能解释长乐路那些精品小店为什么维持得如此辛苦。当它们的必要性没那么强时,存在感也会变弱。而当我们既有的消费观念、购物习惯、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受到冲击,不仅有些人的就业受到冲击,连街区面貌及围绕着它们生长出来的相关的服务体系都会受到冲击。

回过头来再看无人化服务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我们现在一直讲,要建设一个有温度的城市。那么社区就需要有一个有温度的环境。可人和人之间一旦习惯了自给、自足、自助,与他者之间的交集会变少,这个社区的冷感会不断被放大,人与人之间深入交流也会显得不那么“有所谓”了。无人化服务当然有其优点和特长,但对其多面性,对上述这些新产生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引起重视。

未来我们整个城市的街区面貌可能不断面临重塑,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要用什么新的形式来替代它,或者,会有什么新的形式冒出来替代它。

反映人类“欲望”的变化

解放周一:而您认为,会因为这些技术革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改变最多的,是年轻人。

周海旺:对。因为这些新生事物能跟他们驾轻就熟的互联网技术轻松对接,观念上也不需要任何转换。他们在儿童期可能就花了不少时间在虚拟交往上,长大以后则把更多业余时间用于虚拟平台上的交流。有的人朋友圈里朋友很多,但实际上平时交往的可能就这几个,有的可能一天当中都没怎么跟自己以外的人说过什么话。

2015年前后,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写了一本《低欲望社会》,我看其中一些特点在我们的年轻人身上也已经反映出来了。

其实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与其说是“低欲望”,不如更准确地来说,是欲望变了,是一些传统眼光下很重要的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日本年轻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低欲望”的表征有这么一些:交朋友或者结婚的愿望降低,不愿意通过贷款来买房,也不愿意有负债,赚的钱倾向于存起来,不愿意过多消费。

他们的成长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间,日本进入了一个经济低速增长阶段,房价由历史最高点转向暴跌,这对很多年轻人冲击很大。很多人害怕再发生这样的现象,于是省吃俭用,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

解放周一: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一个经济不断持续发展的阶段,收入在不断提高,很多年轻人选择的是扩张型消费;在买房上,有的还能从父辈处得到很大帮助与支持。在您看来,他们在哪些方面,也出现了跟日本青年类似的“低欲望”倾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