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南开大学:外语课融进思政教育(2)

2017-08-20 04:16:1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对于交叉学科的课堂讲授,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具有挑战性。由翻译系副主任苏建华主讲《法律英语翻译》这门课,每学期都会利用新媒体平台每周发布一个贴近生活的法律实例,由学生分析并阐述,引发兴趣,启发思考。他在课堂上介绍法制体系和法律翻译方法的同时,格外注重引导学生用法治思维对当下热点事件进行交叉学科分析,站在国际大格局的视角下理性解读媒体报道。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外语学科背景的学生法制思维和交叉学科分析能力大幅度提升。

第二课堂的“思政元素”让外语课更有内涵

“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实,关注和回应现实社会中思想文化建设以及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所面临的任务和问题,推动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学科建设。”在学期初开设的《博导主讲形势政策》讲座上,英美文学教授刘英向在座师生畅谈了自己的深刻体会。她认为既要批判地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更要融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实践性。

“讲座作为第二课堂,使我们能够从多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社会实际的关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学习和批评视野。”学生党员张彤分享道。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鼓励、支持教师站好三尺讲台,走进第二课堂,将“思政味儿”融入知识传授的外语课教学中,这一立德树人的创新举措,深受学生的欢迎。

(本报记者 陈建强)

关闭